上海纽约大学日前揭牌成立,位于陆家嘴的校园主楼已建起约10层楼高。若可参观“样板房”,你会发现教学楼里超过70%的教室都只能容纳16至20人,将来大部分教室的桌椅都是可移动的,可根据课堂需要改变布局,以研讨、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上课。
大学的班级规模比中学小一半,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名校的主流。但这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中恐难以实现,甚至在不少大学的新建校区,一两百人的大教室占了大部分,其“以一当百”的授课质量不免被打上问号,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性自然也大打折扣。
更不堪相比的是,国内研究生教育的班级规模也远比“16至20人”大。5年一度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7%的研究生导师指导在读研究生10人以上,还有导师带教20人以上,有的高达30人。这还只是2008年的数据,而历经多年扩招,全国高校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已从2003年时的26万人增至目前的58万人,翻了一番多。显然,研究生导师数量并不可能随之翻番。
按照国际经验,一位导师同时指导两三名研究生效果最好。在美国大学中,研究生师生比若达1∶5,已属较高水平,超过1∶6恐怕就无法保证培养质量。
让大学变“小”,并不是把大学总体规模变小,而是把“单位规模”变小,让课堂变小,也就是不断提高“教学密度”。考虑到中国高等教育扩容之需,不能强求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师生比立即与国际接轨。在高教师资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能增加教师的教学投入量,让他们在更小的教室里、更多的课堂上出现。说白了,就是把200人的课堂分成100人的2堂课、50人的4堂课,甚至25人的8堂课,让大学课堂的人均师资占有量成倍增长。
当然,要让大学老师从效益更高的“科研热”中抽身回归课堂,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教学设施的科学规划,也需要教学制度的合理安排,更需要教学事业的智慧管理。当社会对“大学非大楼,大师是也”取得了共识,或许还应认识这一点大学之“小”亦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