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南京仙林的大学城,10月底的天气已有了寒冷气息,为了2013年考研而每天穿梭在南师大校园里上自习、奔食堂的小钱和小赵,她们的心情也有着丝丝凉意。“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折腾是为了什么,每天浑浑噩噩。只是不想工作,但又找不到除了工作之外更好的出路,看到很多人都在考,于是我们也考了”,2012年刚刚本科毕业的她们,似乎对备战考研的“校飘生活”有些迷茫。
据媒体报道,近10年,在报录比基本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翻了近3倍——从最初2002年的62.4万上升到了2012年的165.6万,除了2008年报名增长率呈现负增长,其他年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国内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本科毕业找工作时,发现和自己竞争的很多都是研究生,心里就特别没底”,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租房、备战考研的孟骏提起自己的现状,言语中流露中了压力感:“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回国的‘海归’硕士都一抓一大把,我不给自己增加点筹码怎么行?”
“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已经是一种平民化教育,大量扩招使现在的大学生比十几年前多好几倍,然而社会配套机制却把高校教育上升为一种精英教育,这种落差使得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定位非常不明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永新分析说。
李永新针对“校漂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考研动机很偶然,对自己定位的不明确,是冲动和不成熟的决定。最糟的是,一部分同学连定位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一味的听取外界的意见,这类‘校漂’最不可取。”
07年从南师大毕业的小王,在经历过一次考研失利后,于2012年初,以全国第2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我当年就是有北大情结,目标很明确,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提起曾经毕业后的“校飘”生活,他感慨良多:“考研两年,收获不少,但我始终没有忘记那段灰暗的岁月”。
“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规划清晰、定位准确,即使付出一些时间也是能取得成功的”,李永新说:“不要跟风‘校飘’,不要付出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有方向的奋斗才有意义。”
原标题:毕业还考研的“校飘族”不盲目跟风才有奋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