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中国三大名牌法学院校考研风格比较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 时间:2008-09-12 23:10:38
  •     核心提示:
在北京,乃至全中国的法学界,北大、法大、人大、北师和清华。因其理路脉络不同,从其学术风格到考研命题,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总体来说,北大与法大类似,而人大与师大一脉相承;而清华则自成一体。我总结了一下:就考研来说,这五大院校的法学命题有如下不同的模式。

  第一类:北大 法大类考试模式 “司考化模式”

  北大和法大基本上是一样的考试风格,都是分综合一和综合二的。

  首先看北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名气我就不说了,跻身北大燕园,是多少人的梦想,我想在座的在读高中时,也曾经梦想过来北大读书吧。

  如果大家想了解北大的情况,去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和研究生院网站看北大往年的招生简章就可以,我这里就不啰嗦了。

  现在北大考研专业课考试方式几乎是统考,学生们戏称为“十项全能”,也就是说,北大初试不分专业,所有考生考同样的试卷。这两张试卷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法学学科,要求学生在全部学科上都要有一定的功底,任何一门都不能有大的闪失,所以,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就是考“十项全能”。

  北大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加上北大有保送的传统,所以,是僧多粥少。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要决心考北大,要早点下手准备,尤其是英语不是太好的同学,要拿出一段充分的时间学英语,也要给后面的专业课复习留出时间。一步早则步步早,一般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开始准备、收集资料就可以。

  考北大的基本方略

  第一,熟悉教材,十本书,复习的任务确实很大,我建议大家用2到3个月的时间先把教材通读,此时,不要求掌握全部内容,当然,如果说一遍能掌握全部内容,那几乎是个神话。也不用去找重点,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的框架结构。在你把书合上的时候,能够说出书的基本体系,就足够了。

  第二,要着重重点教材,集中研读。以北大刑法为例,重点教材除了北大杨春洗和杨敦先主编的教材之外,陈兴良教授的《刑法适用总论》是必看的。对这类教材,一定要熟读,争取能把大概的脉络和体系复述下来,当然,只要你背过一本,基本上所有的刑法书你都已经看了,刑法的太多教材,太相似了,重复的太多了!

  在这两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坚持下来,有足够的意志力,那么,你的一只脚已经进入北大了!

  第三,具体复习方法,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两句,在第一遍的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忘记你所要报的专业,把全部精力同等的投入到各个部门法的复习中去。

  北大并不要求死记硬背,只要你能够说出某个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即使不是用书上的语言表述,也是给分的。因此,北大更注重理解。

  北大出题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一方面题目比较灵活多变,有时候比如刑法试题,一看上去,我都蒙了,但是仔细一看,也不是不知所云,这种灵活性的题目是与基础知识紧密相关的,这主要是兼顾了灵活性和基础性,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双重考察。对于这种情况,大家还是要从基础一点点做起,一点点复习,只要自己有米了,才能做出米饭,基础知识就是自己做饭的大米。一般来看,基础知识掌握的很熟悉的话,一般对灵活性的题目能够应付。

  重视往年真题。很多学生拿到真题后看一遍就仍了,还抱着那些书在那里翻,认为前几年考过的就不会考,这种观念非常错误。其实,重点的法学知识永远是重点!只不过说是考试的形式会发生些变化而已。北大06年三个题目重复了05年的考点,分值达40分!

  另外,从真题中可以看出老师出题的风格和偏好,比如是不是爱出案例,是不是喜欢联系法条,是不是喜欢出自己论文中的成果,这些细微的地方,需要自己去细细体味把握。

  总之,北大的考试策略核心在于:系统,全面,注重理解。

第二类 人大 师大类考试模式 专业课+综合课

  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学院以及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5年八月人民大学法学院数位教授、副教授集体跳槽到北京师范大学,逐渐成立了法学院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现任的两院院长是中国刑法学会会长赵秉志。所以,无论从渊源还是从思路来说,至少在现阶段,两校的考试风格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有一点,因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时间还比较短,其他学科考试还未呈现出规律。就以刑法而言我一直感觉,人大在逐渐改变自己的风格,在原来注重基础的前提下,更多的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而北师大更多的继承了原来人大的刑法出题风格,依纲扣本,注重规范,基础,全面,准确。但师大这两年也开始考刑法中的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如量刑情节等。

  人大、师范大学法学考研的复习方略

  各科突出基础理论的考察,很少有偏题和怪题。

  所谓的基础理论,就是说书本上的理论。人大考研题一般是三种类型: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没有选择题和案例分析。历年真题中,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甚至原题也是经常出现,并几乎形成规律,一般是三到四年重复一次。以刑法为例,从1996年到2007年,重点考点涉及的的题目多达4个,如对罪刑法定的考察。所以,应对人大考研,必须全面仔细的阅读教材,争取把教材背熟。

  注重热点的隐性考察

  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并不等于就不兼顾现实。我们仔细研究过人大的各科试题,发现人大的题目虽然很基础,但是背后的目的和立意都很高,是现实在考试中的折射,也是把现实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于最平实,最朴素的书本理论进行考察。人大考研中也有些需要考生自由发挥的题目,这些基本上是立足立法和司法前沿,与法学理论以及人大学科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007年,人大刑法考试了论述题强奸罪的犯罪对象。这个题目,猛一看,这有什么可以论述的,对象一般是妇女,最多也是因为认识错误,把男人当成妇女而强奸未遂。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答的,但是,这个题目的立意是比较高的,我曾经问过出题的老师,他亲口告诉我,他出这个题目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热点,也就是所谓的婚内强奸的问题,也就是说,妻子如果不同意与自己的丈夫发生性关系,丈夫强行要求,那丈夫算不算强奸罪?如果夫妻已经事实上分居,又该怎么样处理呢?婚内强奸背后深刻体现了法律、传统、以及现代意识的碰撞和冲突。

  再以2007年的宪法学试题“用宪法学原理分析收容遣送制度”。2003年底,孙志刚案件把收容遣送制度送到了学术和舆论讨论的顶峰,其不合理性得到承认,国务院也废除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孙志刚案件不仅仅终结的是我国的收容遣送制度,更引发了与之相关的劳动教养,暂住证制度等一些列问题的思考,这才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这样的题目,有很强的社会背景,也不脱离专业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重点内容,也要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所以,我说它是一种隐性的考察热点。

  关注导师论文

  人大考研试题中还有一部分试题看似很基础,同时也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或人大老师研究兴趣所在。这是人大考研能拉开分数的的题目。以2004年民商法出了论抵押权的物权属性。关于这个问题,王利明教授曾经先后发表过《关于抵押权若干问题的探讨》、《抵押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和《关于法定抵押权的行使》等,论述“违约损害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联系和区别”也和王教授的论文有关,王曾在2002年发表过《违约责任和侵权行为的区分标准》。所以,要看重要导师的论文。

  我这里想强调一下,论文的准备是辅助性的,拔高性的,不能脱离基本教材而上来就研究论文,也不能不管是谁的论文上来就看,要有选择,有重点的看。毕竟考研时间有限,毕竟考研题目大多数还比较基础。我的建议是先把教材和专著掌握好,如果有时间的话,看看本学科学科带头人的文章就可以了。

  一句话,人大考研,选定教材,找准方法,背背背!

第三类 清华风格 变动性 理论性 难度较大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考试风格几次变动,07年按照综合一和综合二的模式来考,可08年有改成了综合课和专业卷的模式。可以肯定的是,清华的考研的考试风格还没有形成,他们也在摸索,也似乎可以认为清华老师更认可专才。

  第一、与北大注重知识的广度、人大注重基础知识而言,清华更注重的是理论深度。无论是采用哪种考试模式,清华都很重视法理的考察。法理的分数在考试中占的比例很大。而这些法理试题基本上没有标准答案,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难道这样就意味着随便写吗?不是这样的。

  坦白说,清华的法理一般是许章润和高鸿钧教授出题。研究试题后,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题目都有两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有关。因此,准备法理,要好好读这两位老师的著作,了解其学术观点,答题时尽量联系相关观点。答题要注意体系性,深入浅出。提高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资料,才能适应清华风格。

  对于专业课来说,要读清华主要老师的书。以刑法为例,考刑法就要读张明楷的书。这是不可质疑的,也必须认真的一点点的读,不仅要看,更要理解,虽然有点难。

  第二、清华的复习中的细节。

  利用真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很多学生看到清华的试题,第一感觉是什么都不会,上来就蒙了,不知道如何去下笔作答。因此,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是很重要的。我个人建议可以这样,先对真题有个印象,想着真题去读教材,当你读到书的某个章节的时候,你就会把试题和这部分书的内容联系起来,真题也就有了初步的答案,而整理答案,又是在巩固知识点。所以,研究真题,也是在训练答题思路。因此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说了这么多,关键的还是在大家努力。在其中,比如参考书目的问题,甚至隐性参考书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暂时不说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应考办法,也没时间说了。但是,我们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辅导经验,对北京法学名校的出题风格和趋向有着深入研究和把握。我们凭借注重基础,扎扎实实来赢得考试的成功!我们也设置了多种联系渠道,欢迎大家咨询。

  我的讲话,基本上就这些,同学们,可以说,去名校读研,尽在咫尺。也真心的希望大家利用大好青春,放手一搏,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