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不都是缺陷,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求学·考研》:非名校的学生也是因人而异的,从一般院校走出来,在名校当教授的大有人在,而有的人就一直消极下去。您觉得自卑除了缺陷,会转化为动力吗?
郭聪荣:在心理学中,自卑指的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容易对个人的行为产生阻遏作用。阻遏力的形成过程是:自卑引起心理压力和紧张,激起逃避或退缩反应,抑制自信,导致焦虑,形成内在阻遏力。这是相当普遍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压力转换模式。
由于存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非名校的考生会明确认识到自身某些素质的不足。当认识到这一现状之后,如果继续以一种消极的状态,便容易产生上述类似反应。
自卑心理虽然具有以上种种消极面,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否极泰来”的良药。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个体追求优越的欲望来自人的自卑,例如有些人器官缺陷,通过补偿来解决。也就是说,虽然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如果以积极进取的姿态驾驭之,便可使其呈现另外一番面貌。非名校的考研同学只能说明他们在高考这一关没有展现最完美的姿态,并不能对他们的综合能力一概否定。有些同学可能具备更加优秀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组织协调多方面关系,也可能有相当好的科研能力与研究潜质。某些同学在认识到身处二、三类院校的一些劣势之后,客观分析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形成较为全面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觉察能力,并且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化压力为动力。
“同学说我很优秀,但是我还是忌讳别人问我的‘出身’”
《求学·考研》:有的非名校的同学能力很强,无论在学校的获奖的情况,还是参加社会活动、实习等都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但是就是对自己的“出身”表示很尴尬,自己也总有想跳出去的感觉,总想通过考研来实现这一切,您觉得这样的同学如何平衡自己呢?
郭聪荣:其实这属于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怯于与人交往。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
要克服这种心理,就需要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正视考研这件事情,明确考研是为了什么。当考生了解了考研过程中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将目标细化,一步一步落实下来。在这个不断地完成自我设定的目标的过程中,考生就可以获得一种自我认可,并且逐渐克服自卑心理。
同时也需要学生善于自我满足,坦然面对挫折,加强心理平衡。凡事应不怀奢望,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无论生活、工作或学习,目标都不要定得过高,这样,就容易达到目标,避免挫折的发生。努力明白和做到: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每次取得的成功体验,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是十分有利于恢复自信心的。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视自我,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这样才可以找到心理平衡,才可以发现人生处处是机会。
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与他人的心灵碰撞中,可以了解到别人眼中的自己。通过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另外,多参与社会交往,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生活体验;通过交往,可以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增强生活勇气,走出“出身”的怪圈。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考研成功是克服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自卑心理的最佳方式,但是也并不尽然。要理性地对待考研这件事情。有人可能是为了逃避就业而去考研。例如一个同学在北京工作的时候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有人际关系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再忍受这样的环境,只好又回到高校去读博士后。像这样的状况,是为了逃避而去读书,只能让他越来越自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要在自身寻根究底,根本解决二、三类院校学生的自卑心理,而不是另寻他法,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