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一:冠上名牌,扬眉吐气
持有这样的考研动机的考生为数不少,很多人都想通过考上名校来证实自己。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认识不清,盲目的选择名校,最终导致考研失败。选择考研证实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能一味的看重名校。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目标的效价和可能性同时影响人们的行为,名校的效价自然很高,但如果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这样的目标并不是最优的目标,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产生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因此,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种情况综合考虑。
情结二:改变命运,对抗社会压力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就业市场上企业招聘也本着“唯才是用”的原则,但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上明确要求求职者需具备“985”、“211”工程院校的大学生,让不少大学生们坚定了一个信念——非名校不考!
考生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正确地对待名誉,而不是热衷于表面空有的虚名,要尽可能摆脱对表面东西的追求,努力去争取自己心中最想要的也是最可能实现的目标和理想,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白发苍苍的时候,后悔叹息。
情结三:满足虚荣心的考研动机
这种满足虚荣心的考研动机带有较经的功利性,所以才使得这类人缺少足够的动力和意志力,来面对考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考研不同于高考,如果说高考是一场群体性的战役,那么考研则更像是单打独斗、分散作战。高考,在身边可能有很多战友和对手;考研,最大的对手则是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更像是一个人的舞蹈,是一场长期的战役,要能长期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这场战役中取胜,如果没有强烈而正确的动机,无法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意志力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就难以获得成功。
考生勇于向名校进军,是一个好现象,体现了考生的气魄与胆识。但选择名校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的盲区。
选择名牌大学的弊端
1、名牌扎堆现象。名牌大学实力雄厚,声名显赫,这吸引了大量考生集中报考,直接导致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一些知名大学分数线水涨船高,录取比率低,导致大批报考者落榜或选择调剂。
2、名牌大学也有弱势学科。名牌大学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中,一些非传统专业和非强势专业往往是随着学校扩招而新增加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建设也相对薄弱,这些新开设专业的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
3、就业同样面临压力。名牌并非万能通行证。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学科研究也不一定适用于一般的企业。
名校保研率连年攀升,“升研”通道被挤压
“我在对保研生和统考生的面试中发现,本校本专业保研生在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更胜一筹,他们在校期间获得的专业滋养更多。”
这位教授指出,一些统考生考研的功利性太强,有的又绕到“为了更好找工作”的怪圈中来,仅靠集中精力准备几门科目考高分。
除了二三本院校的“升研”通道被挤压,在高校内部,不同学院之间的保研比例也受到质疑。“每个高考考上名校的学生都很优秀,为什么要分三六九等,基地班就有资格获得超出普通班的保研比例?”
“效率与公平完全可以兼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保研应该消除学校歧视,给每所本科院校毕业生平等的申请机会,而不仅是“一本”院校的福利,这就需要大学建立明晰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说,我国大学的多元评价体系还不成熟,尤其是学校的自主评价部分,总给人随意之感。
推免生比例增高,名校考研大门是否越开越小
每年考研之前,已经有部分本科生经由推荐免试(以下称推免)成为一名准研究生。
北京大学等四所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显示,不少专业的研究生推免数量占到招生总额的一半,有些理工科专业的比重达到70%~80%。
依照各高校公开的数据,这些知名高校的硕士生推免数量在整个招生总额的比重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即“统考变窄”。
“优中选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推免生的质量。”正是因为这一点,研招办也会尽可能地尊重院系方的意见而不会进行过多干预,目前也没有对推免生的比重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