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七大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问题,其具体内容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6、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其它时事
1、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贯穿其始终的核心思想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制定物权法的意义在于,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实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的需要。
2、2007年2月2日,胡锦涛主席在访问苏丹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了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对话和平等协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非盟、联合国等应在达尔富尔维和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
3、2006年11月4日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是共同发展;
4、中国政府从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中非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即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6、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关于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7、2007年8月3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紧急约见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向其通报中国在增加军备透明度方面的决定:中国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同时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
8、2007年9月27——9月30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其主要内容有:朝鲜将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对宁边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化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去功能化;朝方同意根据2.13共同文件于2007年12月31日前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朝方重申其不转移核材料、核技术或核相关知识的承诺;美国和朝鲜同意继续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向实现全面外交关系迈进;
9、《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应缴的税率确定为25%;
二、哲学(具体内容请到教材上按图索骥)
1、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3、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4、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