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考研完全攻略

来源:中国研招信息网www.eduyz.net 作者:yzw 时间:2012-03-31 10:47:57
  •     核心提示:
在下已然考完复试,因事前答应过各位学子,深知各位不易,故撰此文分享之,一则为师弟师妹扫除些许障碍,二则亦是缅怀自己过去近半载苦心复习的峥嵘时日。

  专题1:关于报考人大新闻学院的初衷:
  各位同学,作为考研过来人,深知考研个中甘苦,但是,近年来考研学子数目不降反增,名校压力愈大,那么潜藏在你心中考研的初衷又是什么呢?倘若细细分析,大致可罗列如下:
  (1)本科学校不甚理想,就业存在一定困难,看中名校招牌与综合实力,希望报考名校以期获得更大竞争力;
  (2)不喜欢本科所学专业,抑或所学专业缺乏足够稀缺性(如中文,英语,管理等),希望选择新闻传播这样容易跨考的专业和本科专业相互结合,以求自我提升;
  (3)热爱新闻专业,本科专业便是新闻或者与新闻相关,希望报考人大获得全面提升,增强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4)希望出国深造,但是直接出国读研需要攻读语言,并且价格高昂,如果在读研期间申请交换出国则物美价廉;
  (5)热爱学术研究,认为本科所学尚浅,需要读研甚至读博更进一步。

  各位不妨思量下,你选择报考人大新闻的原因属于以上哪种或者同时占据两条以上,你所选择的原因越多,越可体现你考研动机的强弱,换言之,很多考研学子在复习后期难以为继甚至最终弃考抑或自欺欺人自嘲为打酱油者,往往是因为考研决心原本就不够坚定。在下有一言奉上,人有时会因为多重选择而幸福,但也同样会因为自觉选择甚多而烦恼,人在背水一战之时往往会迸发出自己难以想象的能量,但安逸舒适时则时常裹足不前,诸君不妨自省,在考研战役的漫漫征程中,你真的拥有战之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吗?

  专题2:关于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硕和专硕:
  (1)学术型硕士:每年实际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切莫相信官网所言),若恰逢推免生和保研学子较多,则可能会进一步压缩。学术型硕士读研期间学费全免,几乎人人都有奖学金,以论文的形式毕业,且可申请进一步保博的机会。
  (2)专业型硕士:是目前国家较为鼓励和扶持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每年招生人数为25人左右(其中包括4名藏族考生,与大多数考生无关),从培养方式上看,与学硕并无明显差别,课程安排几乎一致,但配备来自业内的专业领域导师,即双导师,学费每年一万五千,并非人人可获得奖学金,以论文或实习作品的形式毕业,不能申请继续保博。有些同学会担心未来用人单位是否会不认可专业硕士,在下以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方面,专业硕士是目前国家鼓励的,并不同于在职研究生,也是全日制在校培养。另一方面,如果以后你不是做理论研究的话,从事一线工作特别是新闻工作更重实践能力而非文凭本身。

  专题3:关于报考人大新闻学院的难度:
  众学子中常言人大新闻学院甚为难考,令不少胆怯者望而生畏,事实上报考人大新闻学院难度几何呢?不妨在此稍作分析:

  (1)学术型硕士:刚刚说过,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知道学术型硕士有四个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国际新闻今年不招收统考生,明年怎样尚未可知)。意味着每个专业方向可能录取不足五人(当然不一定每一方向各录五人),但是,你要努力成为这个专业方向所有报考学子中的全国前五,方能稳操胜券。那么,每年报考学子总数大约多少呢?近年来大约为800-1000人,即招录比为50:1(这个比例堪列全国最难考研究生榜单之前三甲),那报考哪个方向的考生最多呢?如果排序的话应当是传播学>新闻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坦率讲,如果希望从事广播电视一线工作,不妨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中传的广电较之人大还略有优势),所以,不同方向的考生数量不一,如果你不在意方向,只为能够考上的话,不妨避重就轻。当然前提是你无论如何必须通过初试,进入复试高手更多,避开最为热门的传播方向或许意味着能规避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高手。

  (2)专业型硕士:因为专业硕士从2011年开始首批招生,故而这两年报考人数还处于缓慢上升期,还有不少学子对专业硕士怀有排斥心理,2012报考者年也并未随之大涨。不妨公布一下,2011年报考人数为170人左右,2012年报考人数为240人左右,即招录比今年为12:1(在全国算是较为难考的研究生),基本可以确定明年人数还会提升,但应该还会少于学硕。那么报考专硕者是否意味着实力不济?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因为每年报考专硕的学子也有不少高分者,专硕试题难度与学硕也有日渐接近的趋势,而且报考专硕者通常恰恰是经过理性思考权衡,无意从事理论研究,今后也无意读博,在趋利避害心理作用下,希望能够一战告捷,故而选择专硕,所以报考专硕的考生中也同样卧虎藏龙,但在未来,报考专硕的竞争也会日渐激烈。另外,在人大研究生官网上,大家可以找到一份陈力丹所写的专硕考试大纲,这份考纲其实对学硕专硕都同样重要,其中所列几乎都为黄金核心考点,大家务必要将考纲内的知识要点滚瓜烂熟。

  稍作下总结,其实无论报考学硕抑或专硕的考生,都会有抱着尝试心理前来打酱油者,实力不佳心态受挫甚至中途弃考者,但是也同样会有备战多时信心满满的实力不俗者,以及曾遭失利但心怀不甘的二战者,所以说不定在考场上坐在你前后左右的某位兄弟,便是你不可小觑的劲敌!

专题4:关于所看书目:
  基本书单罗列如下:

  关于新闻传播史论(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传媒经济学五门学科):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
  《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等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喻国明
  《传媒新视野——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喻国明
  《传媒的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喻国明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每年一本,各位同学请注意2012年的,大约五月就会上架)
  《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

  关于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
  《新闻采访教程》张征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

  关于杂志期刊:
  《国际新闻界》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写作》
关于各书目大致介绍:

  (1)《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新闻传播考研学子必读首选教材,更是各位跨专业考生的入门之作,因其浅显易懂,案例丰富,故而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也会由此产生些许对新闻传媒业的兴趣哈。这本书是陈力丹老师于2008年所著,而从2009年开始,便已有考研试题皆出自此书,而且所占分值均不少。所以,能够熟读、精读此书,对于考研拿分甚为划算,对于你建构对于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也善莫大焉。在下以为,这本书请细心看过5遍以上,对于每一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考试前应做到烂熟于心。

  (2)《新闻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杨保军老师苦心孤诣之作,因其学习哲学出身,故而重视逻辑思维,故学科框架脉络较为清晰。但这本书较为抽象深奥,且与新闻工作一线联系不甚密切,案例也不甚丰富,故而阅读起来常觉枯燥难耐,但对《新闻理论十讲》不失为较好的补充,相信看过此书,你不会再认为新闻无学哈,这本书请至少认真阅读一遍

  (3)《新闻理论新编》:此书是郑保卫老师新著,因其长期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且论述大多又红又专,此书也是中规中矩之作,从此书中你定可深刻感受到郑教授“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坚守党的喉舌重任”的一颗拳拳之心哈,从内容来看,此书内容明晰,条理清楚,看起来很畅快,不会像《新闻理论教程》那样花费太多时间,各位同学可粗略地浏览此书一遍。但倘若没有时间,此书不看也罢。

  (4)《中国新闻传播史》:看这本书的直接感觉就是,看的时候觉得颇有意思,但看过之后脑海中什么都没有留下,所以在下的建议是,看的时候可以走马观花,但一定结合历年真题以及《新闻传播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一书中的重要考点配套来看,因为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散落在书中的不同章节。之前我已在群中上传关于中新史、世新史的笔记,应该说已经比较全面,同学在将书看过一遍之后,可直接用笔记加以记忆,不求囫囵吞枣式的速记,但求反复识记之后不再遗忘。请相信简单的重复一定是有力量的,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只要每天都花些时间过一遍即可。因为新闻史部分内容虽然分值不多,却是你拿取高分的基础,你不要试图自己可以顺利完成试卷中的全部11道题,其中注定有你不会的题目,唯有新闻史是你求得基础稳固的大后方。时至今日,初试结束已将近3月,我还能将中国新闻史的脉络熟练背出,在下于8月还会有配套录音相赠,助大家在闲暇时反复收听以求巩固。

(5)《世界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此书特点与中新史一致,但分析过往十年真题可发现,世界新闻史的考法存在两大规律:一是类似于政治考试中的时事题,一般会选取该年度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热点话题来考察,例如今年的《世界新闻报》和过去考过的时代华纳公司,皆是该年度热点。二是会考察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如印度报业托拉斯,巴西环球集团公司,盖因陈力丹老师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切莫谈到世界新闻传播史,只想到美国+欧洲,所以对于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也切莫放过。同学复习的方法也与中新史相同,看书一遍之后便以笔记+录音的形式记忆。

  (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老师历来怀有一份马克思主义情结,且新闻学院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的老师也为数不少,这本书中列举了马恩,列宁,毛泽东,刘少奇,江泽民,胡锦涛的主要新闻思想,并非不可能考到。坦率讲,马恩思想虽然庞杂,但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内容并不多,真正在今天仍有指导价值的也不多,但200年前的马克思便谈到了关于新闻真实和报纸的公共属性的问题,如果你能在答题时顺带谈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信老师也会回馈给你意外的惊喜。这本书只需仔细通读一遍即可

  (7)《传播学纲要》:这本书是传播学部分的重中之重,也是陈力丹老师又一力作,这本书内容比较浅显,并不像其他传播学教材那般艰深晦涩,对一些理论的解读深入浅出,又有比较典型的案例辅助理解,对入门考生而言是不二选择,而且鉴于郭庆光老师已不在人大任教,故而此书应成为传播理论复习的首选,在下今年的最大教训便是轻视此书,故而导致一道15分的简答题失利,建议众考生将此书熟读至少三遍,并对各章节内容烂熟于心,在下泣血奉上!

  (8)《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其实是过去十年中名校里传播学教材的经典之作,条分缕析,结构鲜明,但理论更新稍慢,稍有些落后于新时期的学术成果。在下早先上传的笔记便是以这本书为蓝本加以总结,其中关于传播效果,传播模式的论述章节是重中之重,建议各位同学至少熟读两遍,并梳理出基本的框架,后期可结合在下的笔记加以记忆,但需往笔记中填充进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的内容。

  (9)《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这本书甚是好看!其中不少章节所写十分有趣,看到兴味盎然时常捧腹不已,刘海龙教授令原本枯燥深邃的传播学理论霎时栩栩如生。只可惜在下在考前看的并不多,只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此书因为理解起来确有难度,所以在考试中真正考到的分值不多,但如果旁人未看而你深谙此书,并在考场上运用此书观点巧妙发挥,则必为老师甚为赏识的人中龙凤!建议大家至少要粗读一遍,对于传播效果研究这部分重点章节可重复品读。

  (10)《传媒经济学教程》:此书是喻国明老师深感自得的理论成果,此人自诩入行近30年来,对于这一学科的创立和构建付出心血最多云云哈,其实坦率讲,传媒经济并无太多神秘,无非是探讨当传媒从政党喉舌开始面向市场之后所急需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市场中趋利避害,获得公众的注意力资源以及提升其传媒影响力,在下斗胆相告,纵观2004年以后真题(2004年以后我国才开设传媒经济这一研究方向),其中但凡与经济相关的问题(如边际成本之类)从未考过,大多是一些较为宏观大而化之的问题,所以众位同学不必心焦,喻国明在书中谈的虽然云山雾罩云蒸霞蔚,我等只需庖丁解牛,抽取大意即可。但这部分每年的分值并不少,盖因此人位高权重所致,大家定要有备无患。这本书请至少精读一遍

  (11)《传媒变革力》等喻氏三部曲:这几本书都是近年间喻老师从事社会舆论调查和学术研究时之余所著的成果展,从互联网发展到微博,可谓紧扣时代脉搏,大家可当做闲书浏览,但对于其中提到的新鲜观点和一些不错的表述可以大概往心里记一下,或是专门准备一个word文档来记录这些在各研究领域内的精彩表达,如果老师能在你的试卷中找到他自己写过的某些论述,他定然会心花怒放!

  (12)《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此书可称作是陈力丹辅导门下弟子完成的家庭作业哈,皆是陈力丹与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就当下新闻热点应时而发的学术评论,由学生主笔,陈力丹修改,再由其代为发在一些学术刊物上,以此提高自己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说,这本书中的大多论述浅显易懂,与我等水平较为接近,理解起来并无障碍,而且与考题往往会有或多或少的接近。但往往我们容易犯的大忌便是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解起来虽容易,但绝不代表合上书本之后自己也能完整复述其中要点,对于此书,最好能时常放于枕边阅览,在考前至少细心看过两遍,相信在考场上你面对考题会有某种似曾相识之感。

  (13)《新闻传播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这本书是在下无论如何也要大力推荐的!其中的总结归纳精当到位,特别是新闻史部分,已经为你总结好了所有可能出成考题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并且罗列了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考研真题,这些真题虽然角度不一、难度各异,但所涉及的知识点毫无疑问都是黄金核心考点,请大家一定重视此书,把其中涉及到的真题好好研读,与在下上传到群中的十年真题结合起来复习

  (14)《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这本书是蔡雯老师结合新闻一线的工作实践,将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以实例的形式列举出来,分别展现了多份知名报纸在编辑环节的成败得失,堪称学以致用之作。对于新闻实务的复习,看教材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能够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笔下功力才更加重要,因而好的案例分析对同学十分重要。新闻实务复习的详细介绍请大家参见下一个专题的论述。

  (15)《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老师有必要为大家好好介绍下,此人乃中国新闻评论界教父级人物,他对于新闻评论的研究可谓丝丝入扣,精益求精,加之其在新闻一线工作多年,再以自身经验反哺学生,无论考研抑或研究新闻业务,此书都可令同学受益匪浅。虽然有些评论案例略显陈旧抑或中规中矩,但其见识和逻辑严整大多高于我等的水平,还请同学放低姿态,细心研读,并结合马老师的点评把其中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作为储备。

  (16)三本学术期刊:大家一定在考研论坛中看到师兄师姐力推《国际新闻界》,将此书作为学术期刊的首选,在下则颇不以为然。因为《国际新闻界》是中国新闻学术领域最高水平的代表,即便像陈力丹,喻国明这样的名师,一年也只能选择一篇最优的论文发表于其上,往往一篇论文仅是参考文献注释便达一页之多,且不乏英文原版文献,论文内容则更是艰深晦涩,远远高于我等目前水平。在下以为,之所以众人皆力荐此刊,其心态就好似文坛评选史上最杰出作家,全国人民纵然读不懂也会首推鲁迅,不选便仿佛代表自己没文化,而事实上莫要说《故事新编》,怕是连《朝花夕拾》也不曾看过几篇。同理,在下直言,《国际新闻界》中,我等能看懂的论文甚少,看不懂的论文居多,反倒是在学界颇不入流的《新闻与写作》最符合我等的水平,其中一些论文的观点在学界看来也许价值甚微,但对于我等考研却是助益颇多,有些话甚至可以拿来就用,放在考试中套用定会令老师刮目相看。故而大家不妨专门用一个word文档来记录论文中不错的观点。而《新闻与传播》难度介于二者之间,可择其要而浏览之。
专题5:关于如何复习新闻实务:
  新闻实务对于许多同学而言都是老大难的问题,在论坛上,在下亲自看到有的学子新闻传播史论这一科成绩达到130上下,而新闻传播实务只有90多分,实在让人唏嘘不已,新闻传播实务真的很难吗?究竟应该花多少时间在新闻实务的复习上?如何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在下不才,愿提供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1)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
  在网络时代,不知诸位学子了解天下大事是否更多倚仗微博?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作为传统名校,纸媒研究历史最为悠久,而且倘若一位新闻人能将纸媒做好,再转而从事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也不会差,因为铅字本身距离读者最远,表意最不清晰,故而难度也最大。所以,如果平日里你不常读报的话,请从现在开始养成每日读报的习惯(特别提醒:一定是在报亭买到的纸质报纸,而非各大报纸的微博),以综合性报纸为佳,这些报纸时效性强,能涵盖当日的重大新闻,并作出及时快评,比如《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也可夹杂着看一些如《作家文摘》,《参考消息》,《南方周末》这些不已时效见长,但着重做好评论及专栏的报纸,因为你能从中收获一些比较浅显的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关于一则新闻的深度报道和各方观点。对于一位新闻人而言,如果我们除了本专业而对其他人文社科领域一无所知的话,那也会令我们举步维艰,因为困扰新闻工作者最大的问题便是我们时常对于所报道内容中涉及的专业内容不甚知晓以至无法使自己的报道更加精确客观。最好各位同学还能每天记录下当日发生的三件你认为最重要的大事,以及关于这些重大新闻事件媒体所发表的普遍意见。

  (2)养成每天做剪报的习惯:
  在下曾有幸去人大聆听名师陈力丹的课程,在他的课堂上,第一项任务便是请几位同学上来讲解自己事先做好的ppt展示,其展示内容是关注近期发生的某一重大新闻,请同学回去查阅各大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各自的优劣是什么,基本的态度和判断怎样,报道上有没有一些明显的硬伤等等,再在课上向同学们展示。如此一来,一方面鞭策学生主动去关注近期的新闻动态,另一方面要从林林总总的媒体报道中选择最优,分析存在的问题,拿来在课堂上分享讨论,这种锻炼与各媒体中的选题会、总结会相类似,实在不失为一个提升学生新闻素养的良方。
  所以从此以后,在下也会按照陈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要求,在看报时将一些可圈可点的消息,评论,深度报道剪下来粘到一个本子上,并按照新闻专业要求来加以评论,择其优而效法,择其劣以加勉,并将一些精彩的标题,精当的评论用记号笔标识出来,特别是风格犀利睿智的评论,最好能将那些让你击节叫好的语句摘录下来,说不定自己写时就能用上。当然,报纸上某一篇报道好与不好的标准来自于《新闻理论十讲》和《新闻理论教程》中的相应论述,在《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中陈力丹老师也会对一些媒体报道给出自己的专业评论,大家以此作为标准即可。
  于我而言,因为在下本科在中传学习播音主持专业,故而过去在一些媒体做节目时便有过做剪报的经历,旨在搜罗有趣的新闻线索和各方观点在节目中用,到考前为之,我做过的剪报加起来已经不少于5本,倘若同学们能坚持每日读报和做剪报这一习惯,假以时日,必能使得新闻实务一科成为考场上胜过其他考生的利器!
  当然,一定会有同学发问,每日看报和做剪报是否会花费很多时间?其实我自己在复习阶段发现其实还好,大约每天浏览报纸,再将其中精彩的评论、消息、深度报道剪贴下来,再做一些批注,大概会花费一个半小时时间,开始可能时间会长一些,之后轻车熟路便会越来越快。同学们要知道,你真正进入考研复习状态之后,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是不少于10小时的,所以用一个半小时来对付价值150分的新闻传播实务,实际上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交流的人,不妨将你在报上所看有意思的事分享给身边好友哈,这样于你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相信经过大约数月的坚持之后,你的新闻素养会获得质的飞跃,你也会成为一位对当下时事颇有见地的意见领袖哈-

  (3)养成收看几档电视节目的习惯:
  因为大学宿舍条件较为有限,在下也常为在宿舍不能看电视而遗憾,但所幸可以在网上搜到大部分电视节目哈,因本人本科专业缘故,故而会比较关注广播电视媒体,有几档节目是我长期收看收听的,以为不错,相信会为你的新闻素养带来提升,特推荐给大家哈:
  ①《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每周六晚间22点15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②《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董倩,每日晚9点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③《世界周刊》:主持人康辉,每周日晚间22点15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④《情倾百老汇》:主持人尉迟琳嘉,播出平台是凤凰卫视,鉴于大家基本收不到凤凰卫视,在网上看就好哈
  ⑤《新闻纵横,追问新闻》:主持人子文,子君等,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早间电台节目,FM106.1,每天早晨7点
  在微博上大家也不妨关注一些意见领袖的评论,如果你是微博控,不妨每天就一则时下新闻,写一则140字以内的小短评,长期积累,定然收益颇丰

  (4)新闻实务考试内容:
  考试题目虽然每年千变万化,但基本考察点是一致的,罗列如下:
  ①如何就一则新闻进行采访,列出明确采访对象,写出一份采访提纲。
  ②写一则消息,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拟两个标题,写两条导语。
  ③对给定的一则报道进行评价
  ④写一则评论,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拟两个评论标题
  所谓消息评论写作的格式,结构以及标题拟定的基本方法,多半是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大家参看列出的几本教材即可,也可详见在下在群中上传的关于新闻实务的笔记。但背后考察的新闻素养,包括对于新闻价值判断上的敏锐程度,新闻评论角度选取,对不同采访对象的问题设置等,则全赖长期积累。


专题6:关于网上销售的笔记:
  关于笔记的问题,也是不少同学感觉头疼的,不做笔记吧,读书一遍感觉脑海中什么都不曾留下,而做笔记又需要耽搁很长时间,且很多同学做的笔记等于抄书,既耗时,效果亦不佳。于是就有不少同学希望在网上能够买到前人总结的现成笔记与考题并以此作为葵花宝典,对此在下表示不予推荐哈,我曾在同学那里看到过李志萍师姐总结的笔记,虽然内容比较清晰,功力可见一斑,并对此人的毅力深感佩服,但考题方向终归在变,如果拿当时的笔记来对照今年的考题,重合率就实在不敢恭维了(另外,师姐的字迹比较潦草,经过反复复印之后往往不够清楚)。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制胜法宝,所有的押题预测皆带有极大的风险性,在下作为今年的考生,曾在考前出过一份《新闻传播史论最后押题五套卷》并上传群里,尽管事实证明确实与最终考题有相当多的内容重合,但殊不知,今年在下复习考研,密切关注此事,故而能有相对准确的预测,明年在下不关注了,倘若再拿今年的预测去四处叫卖,则实属欺瞒诸位考生,在下实不安亦不谙于此道。

  所以,有病投医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切莫迷信盲从他人,老老实实复习才是正道。特别是在诸位考试前,一定会有各家辅导机构及个人的所谓权威预测,大家姑妄听之,不必轻信

  专题7:关于如何做笔记:
  他人之说不足为信,自己又当如何?事实证明,有些今年与我一同复习考研的高分学子并未做非常详细周密的笔记,而是把书反复翻看无数遍以至能记清某个理论在书中某页,最后也金榜题名,所以做笔记这个事情的确需要因人而异,我只说说自己的情况哈,大家也是姑妄听之就好:
  我从2011年八月底开始正式复习考研,之前做的主要是一些资料的收集工作,专业书也看过一些,但基本停留在边看边忘的状态,加之自己还要忙于学校的很多事和一些实习任务,所以从八月底正式从实习单位退出,开始考研复习。因为我起步的不算早,又是跨校跨专业考研,同时除了复习之外还有些工作要忙,我知道自己注定不可能细细看完每一本书,于是希望能够把书读薄,榨出最精华的部分。便以快速浏览的方式将重要书目看完,看完每个章节后通过《新闻传播学笔记与真题详解》一书来判断何为本章重点(因为此书中有重点透析,历年真题,我认为凡是各校历年间都重复考的知识便是重点),然后将这些重要知识点圈出来,打在word文档中,经大约40天时间将重要书目浏览圈画完毕,发现大概每门学科会有上百个核心知识点。之后便是结合教材和《新闻传播学笔记与真题详解》来敲打出每个核心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最终总结出逾10万字的五门学科笔记,完成这一工作又历时20天左右,而此时已是十月底。五个科目的笔记总结出来以后,就意味着已经将新闻传播史论的全部精华基本榨出,剩下的即是花时间理解消化和记忆。为了记忆,我将五门学科笔记内容全部录音,将音频文件放在mp4中反复收听以求加强记忆,甚至走在路上,在地铁中,吃饭时,睡觉前都会听上一会儿(此举实属无奈,我当时并非每天都能全力复习,还经常有些外面的工作),此法虽然是不得已为之,却意外收到奇效,经过反复数十遍收听之后,我竟然几乎能将枯燥繁多的新闻史背诵的十分清楚,而且发现了很多记忆上的规律。
  11月以后,我并未满足于已有的各科笔记,我知道这几份笔记只是自己的总结梳理,能否代表命题规律还需与历年真题对照,而且笔记中的内容只是基础知识点,距离能够学以致用并解决新闻领域的具体问题尚有差距。所以我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历年真题,包括向人大的同学请教,自己花钱在网上买等等,当然,这些真题是没有答案的。于是我又花了近20天的时间来做每一道考过的真题,并将重复考过的题目加以标记。我发现有些真题是在直接考察之前的五科笔记中的内容,便直接复制粘贴,有些真题是五科笔记中未曾涉及的内容,再及时查漏补缺。这样一来,大约在11月20日前后,十年真题答案搜集这项浩大的工程宣布完工(可见我上传至群共享中的十年真题笔记)。这样一来,新闻传播史论这一科的笔记整理工作基本宣告完成,之后再上传的相关总结只是对真题规律的分析提炼和反复考过知识点的汇总,皆是小修小补。
  坦率讲,在下总结笔记的过程是浩大并且艰难的,但是每每看到自己的工程继续添砖加瓦,便愈发觉得欣喜,深感自己距离最后的成功又近了一分,在每一枚砝码渐渐累加的过程中,我收获的既是知识本身,同时也是自信心的增长

专题8:关于考研复习时间表:
  在下以为,个人基本功程度不同,本科专业与新闻差异大小,平日是否关心时事新闻,是否有过媒体实践经验,都会对考研起点高低起到影响。最合理的复习时间,在下建议在7月初开始(如果你本科便学新闻或与新闻相关,英语甚好,过去又是文科生,记忆政治毫无问题者例外,三者占其一便是优势哈),此时你结束了自己大三的全部课程,终于有时间开始思量考研了,建议此时便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如英语开始背考研单词(特别补充一句:如果你本科不是英语专业,英语底子又不甚扎实,比如六级450分以下者,建议从3、4月份就开始背考研单词,并且在7月初将考研单词扎实背过两三遍。如果说我考研过程中最遗憾的事,则莫过于未能做到这一点,以致后期在英语上深感举步维艰,最终英语也只考了63分,在下的教训泣血相告,后辈切莫重蹈覆辙),政治可以上一个辅导班,专业课开始看核心书目,在专业课方面不贪多求快,但求扎实牢靠,所谓又好又快发展,务必要好字当头,这期间你肯定会在理论上遇到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切莫失去信心,不妨多查些资料,与同学多交流,如果到时在专业课上有具体问题也可向我发问哈。大致的时间表总结如下:

  (1)7月初-8月底(开始阶段):
  ①英语:识记单词,将单词过三遍,可以拿出早年的考研真题做精读,不求速度,但求分析长难句,巩固单词,并尝试做全文翻译,如不知如何复习可上一个暑期辅导班。
  ②政治:通过上辅导班,对考试内容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同时对每门课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争取在课上就把一些年代,人名,重要纲领,会议,作品等需要背的内容当堂记下来。
  ③专业课:好好看核心书目,主要是新闻传播史论这门课的五个专业课,对于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务必读精读细,新闻史可以看的快一些,一边看一边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2)9月-10月(相持阶段):
  ①英语:开始做真题,不求速度完全与考试一致,但求正确率,并且精研每一份做过的试卷,将好的表达记下来作为作文的积累,把翻译题做细致,发现自己的语法漏洞及时弥补,阅读要把自己遇到却不认识的考纲内单词再背一遍,特别是熟词僻义,总结好每一份做过试卷的收获。
  ②政治:开始研读每一科的内容,并利用一些辅导书中的题来练习,从单选多选开始练习,不求正确率,但做过的题要做总结,做完一遍的题可以再做一遍,先不必顾忌大题部分。
  ③专业课:此时你已对学科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要做的是结合好真题把重要内容反复理解消化,把重要的书目多看几遍,稍次要的书作为浏览快速看过,开始看有关新闻实务的书,但实务书不必细看,抓住重点快速看过。

  (3)11月(提升阶段):
  ①英语:真题想必已经扎实做过一遍,此时可重点查看自己在完型,阅读,翻译,写作四项上哪里存在漏洞进行单项提高,拿模拟题来练兵,不为正确率,但要关注自己与标准答案的差距,此时不妨再将单词复习一两遍,同时务必为写作积累储备属于自己的独创模板。
  ②政治:每一科想必已经看完,估计在此时市面上一些总结归纳重点的书也已上市,可买来这些书梳理总结一下,此时还应该继续做单选多选题,但要努力使单选正确率在75%以上,多选正确率至少在60%以上,考研政治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如果你选择题在40分以上,总分一定不会低于75
  ③专业课:在11月结束时你要保证已经看过了全部书目(无论精读还是浏览),同时已经有了一份比较完备的笔记,并且对于历年真题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哪些是重复考的重点,哪些是本年度学界研究的热点,都应该心知肚明。而在实务方面,我想此时你应该已经做好了至少3本剪报了吧?

  (4)12月-考前(补强及查漏阶段):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在你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其实你的成绩已经基本定型,主要工作也是通过模拟考试巩固既有局面,很难再有突破(除非你之前一点没学),考研亦是如此。切莫相信最后一月提高80分的鬼话,也切莫把很多重要的工作都留在12月才完成。即便让你在12月1日这天去参加考研,你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才对。所以我不觉得最后一个月是所谓冲刺阶段,前面的工作做好了,此时应该更加轻松才对,当然,在心态上你要不断告诫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切莫松懈!
  ①英语:不妨再做一遍真题,此时应该是真刀真枪,与考试时长速度完全一致,要求自己的正确率,同时再次巩固单词,在考前几天不妨拿自己做错的题再分析一下。
  ②政治:开始看看大题,也动手写一写大题,后期如果你已轻车熟路,看到大题有思路便可不再动笔写,在12月底,各位政治名师的最后几套卷便可上市了,我的建议是都买来狂做,只做选择题,大题写几个关键词就行,有错题马上查书改错。
  ③专业课:仔细研读自己的笔记和真题,在知识点方面应该已经可以彻底摆脱书本了,可以在这一阶段多看名师论文以及《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以求融会贯通,并自己动手把历年真题好好做一遍,做一遍才能知道自己当下水平如何,做完再与书中对照或与《新闻传播笔记与真题详解》对照,查漏补缺,切不可对自己放低要求。而在实务方面,此时的你应该不能允许自己出现技术层面的失误,比如忘记写报头,多写了“据悉”,导语中要件残缺,没有直接引语,胡乱堆砌材料这样的低级错误。同时,你的新闻评论应该已经写得还不错了。
专题9:关于各科的分数如何取舍:

  (1)学术型硕士:如果你是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话(无论哪个专业方向),考多少分可算保险呢?我觉得如果你并非人大本校生,要考到380分以上可算太平。因为学术性硕士每年分数线波动极大,2010年的分数线为345,2011年便陡升至史上最高的372,2012年又下滑至意料之中的363。当然,分数线的高低与报考人数,招生名额,试题难易,阅卷松紧皆有关系,但试题难易虽然历年不均,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而阅卷松紧每年基本不会偏差太大,对分数线高低左右最大的因素仍是报考人数与实际招生人数,即招录比。同时,你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如果人大本校生与你初试分数相近,复试时他上你下是十分正常的事,无可抱怨。所以,你的初试各科成绩应该如何分布呢(我所说的是最划算省时的情况下,如果你某科无敌或弱爆除外)?
  政治70-75,英语65-70,新闻传播史论120,新闻传播实务120
  很多考研过来人会反映,实务考120分是难上加难的事,但对他人如此,未必对你亦是如此,在下实言相告,因为我开始复习时间较晚,又是跨校跨专业,加之英语政治均不好,所以新闻传播实务在9月-11月间几乎并未花任何时间专门复习(我在此之前因为做节目需要做过不少剪报),但我以上推荐的电视节目一直保持收看,12月初才重新开始每日坚持读报并做剪报和批注,积累相应的评论素材,并有意识去注意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我的实务课几乎全赖此前积累和考前稍作突击,虽不足取,但最终能保证121分的成绩,充分说明此法得当。而且我在考场奋笔疾书之时,四门考试中自我感觉最佳,作答最为畅快的便是实务一科,所以,当众人皆表示实务一科听天由命,皆赖人品之时,你越要保持清醒,殊不知在别人放弃的地方稍作坚持,你所收获到的绝不是一点点。
  至于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因为学硕考英语一较难,考到70以上不易,所以政治务必要争取考至75分。事实证明,政治考取高分绝非难事,需要的是简单有力的重复。而且恰如新闻传播实务,当众人皆认为政治只需考前狂背便可拿分时,你若能料敌于先,早作准备,则必然有意外收获。

  (2)专业型硕士:专业硕士近两年分数保持基本稳定(2011年352分,2012年355分),但明年是否会大涨尚未可知,所以保险起见,基本可算稳妥的分数应当是370分以上,各科分布大致如下:
  政治70-75,英语70-75,新闻传播史论115,新闻传播实务115
  因为选择报考专硕的考生往往是跨专业学子,所以略放低专业课的要求,而事实证明,去年今年的高分考生,往往其制胜优势也均体现在公共课上,加之专硕考察英语二,难度稍降,考到70分以上应当并非难事。

  稍作下小结,以上在下给出的建议是比较高效、省时、不偏科的方法,因为在复习的各阶段中,你要时常反躬自省,如果此时便要上考场,我各科能分别考多少分?毕竟考研复习不能全凭兴趣,各个科目齐头并进才能规避风险,力求稳妥

  专题10:关于考研时的心态:
  谈及心态,在下实在一言难尽,相信任何一位经历过考研拼杀的斗士回忆起过往辛酸都会感慨良多,因为但凡选择便是取舍间的博弈,看到身边同窗好友offer连连,收获颇丰,难免不心生艳羡,此时你需要战胜的不仅是功课本身这一浩大工程,更是自己心中可能产生的丝毫动摇和犹豫。如何在历时半载的持久战中保持旺盛的斗志和信心,或许比功课上的进展与否更加重要。在下只说一下自己的些许经验:

  (1)考研是持久战:
  考研之役可谓旷日持久,非意志果敢者不能久持,一旦开始便切莫停下,一定要求自己原则上要保持每日10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在适应这一节奏之后便稳步匀速向前奔跑,不宜太急太缓。有些人试图把自己想象成超人,恨不能从早8点学到晚12点,殊不知这样的狂奔很快便会精疲力竭,难以为继。如此坚持一周,你将会迅速失去兴趣和体能,实在得不偿失。请试想,你在过去的20余年间尚且不曾如此勤勉好学,悬梁刺股,又岂能奢望自己可以在考研备战途中能够改过自新一举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呢?有些人则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在努力之余试图偷懒,刻苦几日之后便希望放假数天,这几天中再不看书。若如此你会发现,当几日后你再拿起书本时,先前所学已然全部忘尽,再想进入状态又须耗费时间,亦不足取。
  当然,在复习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可能打乱安排的突发情况,或是实在厌学难以坚持的时候,这时也不妨给自己放一天假作为近一段时期以来勤奋学习的奖赏。在下实不相瞒,我曾不止一次有过厌倦懈怠之时,便干脆在家打一天游戏或是在体育场上挥汗如雨。总之,在不快乐的心境下被动学习,注定效果不佳。

  (2)冷清寂寞时要为自己打气:
  考研征途中虽有战友相陪,彼此鼓励扶持,但更多时候你仍需独立复习,孤身一人难免意兴阑珊,顾影自怜,这时便尤其需要为自己加油鼓气,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犹记得2011年12月中旬,我每天晚上都要去展春园新东方上考研政治班,下了地铁走到新东方校区,要在一条漆黑如墨,杳无人烟的小路上走十五分钟。那段时间恰逢北京遭遇极寒天气,狂风肆虐令人生畏,我便时常于路上一边行走,一边大声唱歌抑或吟咏小时背过的名篇佳作为自己提振士气,唱到情深处时竟不免热泪盈眶,如此一来,不仅驱散疲惫,亦觉信心倍增!

   总结:以上十个小专题便是在下精心作答的一些主要问题,花费数日至今总算草草收笔,令大家久等。如有不足之处,我会再做补充,姑且以此作为在下奉送给后辈考生的薄礼,也谨以此文向13年选择考研的学子由衷致敬!惟愿下一个山花烂漫之时,能看到众师弟师妹历经拼搏品尝收获时欣慰喜悦的灿烂笑脸!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