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军事交通学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命题科目 复习提纲
701 高等数学
参考书为《微积分》(第二版)(上、下),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函数、极限、连续函数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研究函数变化性态的主要工具——极限理论、以及函数的连续性。采取课堂系统讲授、课后练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习题课与课堂讨论,使学员达到:
1. 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知道“确界公理”;
2. 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映射及反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基本特性,会证明函数的奇偶性;
3. 理解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关系描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理解极限(包括左、右侧极限)的概念,会用
5. 理解和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6. 了解极限的性质(包括惟一性、有界性和保号性)和极限存在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7.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掌握有极限的量与无穷小量的关系,了解无穷小的阶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基本运算。掌握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
8. 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9. 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掌握应用这些性质特别是零点定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一元函数微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采取课堂系统讲授,、课后练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习题课与课堂讨论,使学员达到:
1.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和微分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2. 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反函数的求导方法;
3. 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4.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5. 掌握求分段函数、隐函数及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的方法;
6. 会用导数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 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柯西(Cauchy)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中值定理,掌握中值定理的应用,会用泰勒公式近似表示函数;
8. 熟练掌握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9. 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增减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判断函数的凹凸性的方法,会求拐点和曲线的渐进线;
10. 会利用导数证明一些不等式;
11.掌握较简单应用问题的最大(小)值的求法;
12. 了解弧微分、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其应用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一元函数积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采取课堂系统讲授,、课后练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习题课与课堂讨论,使学员达到:
1. 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
2. 熟记并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 熟练掌握换元积分和分部积分积分法;
4. 会求简单有理函数和三角有理式的积分;
5.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6. 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方法,熟练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茨(Leibniz)公式,理解微分与积分的关系;
7.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8. 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求简单的反常积分;
9. 理解和掌握定积分的微元法,掌握用微元法计算一些几何量(面积、体积、弧长)、物理量(功、引力、水压力)和其他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常微分方程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介绍几种简单微分方程的解法。采取课堂系统讲授,课后练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习题课与课堂讨论,使学员达到:
1. 了解微分方程的定义、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 掌握可分离变量的方程和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3. 会解齐次方程和伯努利(Bernoulli)方程与欧拉方程及用变量代换求解简单的一阶方程;
4. 掌握降阶法求方程
5. 理解高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定理;
6. 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高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
7. 会求自由项为
8. 了解数学建模初步原理, 能利用导数的几何、物理意义及微元法建立一些简单问题的微分方程。
(五)无穷级数
本部分内容介绍无穷级数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基本方法。采取课堂系统讲授,课后练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习题课与课堂讨论,使学员达到:
1. 理解无穷级数收敛、发散及其和的概念,了解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 理解几何级数和p- 级数的敛散性;
3. 熟练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比值审敛法;
4. 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
5. 理解无穷级数的绝对收敛、条件收敛的概念;
6. 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 熟练掌握幂级数收敛区间的求法,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掌握求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方法;
8. 知道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要条件;
9. 掌握
10. 会用幂级数进行一些近似计算;
11. 了解函数展开为傅里叶(Fourier)级数的狄里克雷(Dirichlet)条件,会将定义在
12. 说出了解傅氏级数的复数形式。
801 运筹学
参考书为《运筹学》(第三版),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运筹学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运筹学的定义、特点、发展简史、意义和作用。采取课上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理解运筹学这门科学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了解运筹学的形成简史和发展趋势;
3.清楚地知道本门课程定位和它与各门后继课程的关系,了解该门课程对日后的作战指挥与训练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4.了解运筹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线性规划模型及单纯形法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单纯形法解法。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知道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理解线性规划有关解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理解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思想,熟练掌握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体验和初步建立优化的思想;
3.知道人工变量的意义,掌握人工造基的方法;
4.体会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的步骤与方法,领悟线性规划方法的重要意义。
(三)线性规划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线性规划对偶理论和灵敏度分析。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理解并掌握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矩阵表示方法;
2.知道改进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优点;
3.理解对偶理论并能灵活应用该理论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对偶单纯形法的思想和特点,掌握其计算步骤;
5.了解灵敏度分析的含义并能对价值系数及约束右端项的改变进行灵敏度分析;
6.初步掌握Lindo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运输问题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运输问题及其表上作业法。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知道运输问题模型及其特点;
2.掌握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清楚地知道表上作业法与单纯形法的关系;
3.通过伏戈尔(Vogel)法与最小元素法的对比,体验全局优化的思想和意义;
4.掌握化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目标规划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目标规划问题。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知道多目标规划问题的特点和困难所在;
2.理解目标规划的思想和正、负偏差变量的意义,掌握目标规划模型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
3.掌握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4.会用图解法及单纯形法求解简单的目标规划;
5.能用Lindo软件求解目标规划。
(六)整数规划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整数规划问题。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整数规划模型的特点,知道它与线性规划的异同;
2.了解整数规划的分类;
3.理解分支定界法的思想和基本步骤,能用分支定界法解决简单的整数规划问题;
4.掌握0-1变量的特点,能较熟练地利用0-1变量建立相应问题的数学模型;
5.了解0-1规划的隐枚举法;
6.掌握指派问题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七)图与网络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图与网络优化问题。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理解图的基本概念;
2.理解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最小树的求解方法;
3.理解最短路问题的概念和求解思想,掌握最短路问题的求解方法;
4.理解网络最大流的概念,熟练掌握其求解方法,知道最小割集的军事意义;
5.了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6.了解一笔画问题和中国邮递员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八)网络计划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知道网络计划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网络图的内容和绘制方法;
2.掌握稳获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会确定关键路线从而确定工期;
3.了解网络图优化的内容与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网络图优化。
(九)决策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决策问题。采取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理解决策的基本概念,了解决策的分类;
2.了解非确定性决策的决策准则,知道他们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3.理解风险型决策的最大期望收益决策准则及其适用范围;
4.理解全情报的价值,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5.了解贝叶斯决策;
6.掌握决策树方法,会进行序列决策。
802 大学计算机基础
参考书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二版),张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运算基础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使学员达到:
1. 明确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2. 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3. 掌握计算机的常用分类、应用领域;
4. 掌握常用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方法;
5. 熟练掌握二进制的算术运算方法;
6. 熟练掌握二进制的逻辑运算方法;
7. 掌握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8. 掌握中文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二)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系统硬件技术基础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与存储设备等内容。使学员达到:
1.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3.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结构,了解主机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4. 掌握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5. 掌握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成,初步掌握常用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6.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概论、计算机编程语言概述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使学员达到:
1.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的定义、分类,清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分类;
3.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和分类,清楚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4.熟练掌握常用主流单机操作系统的使用,能熟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 Office XP 应用程序组件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Office XP 组件与新增功能、使用。使学员达到:
1.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Office XP 组件与新增功能;
3.熟练使用 Office XP。
(五)数据库技术及Access桌面系统
使学员达到: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3.能熟练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表、查询数据、使用窗体功能和数据报表。
(六)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和互联网概述两部分内容。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2.掌握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常用网络协议;
3.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常用通信介质;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5.了解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6.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常用接入方式;
7.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检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8.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七)多媒体技术基础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述、常见多媒体信息的分类和格式、常用多媒体硬件设备简介。使学员达到:
1.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多媒体信息的分类;
3.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格式;
4.了解常用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原理;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
(八)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技术、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使学员到达:
1.掌握软件技术、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
(九)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使学员达到:
1.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2.清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养成信息安全意识;
3.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分类、防治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803 工程力学
参考书为《理论力学》(Ⅰ)(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材料力学》(Ⅰ)(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要求学员:
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分析方法;
2.熟练、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二)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解析法,平面力偶系理论。要求学员:
1.描述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几何法、解析法;
2.描述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法、解析法;
3.掌握平面力偶的计算方法;
4.掌握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平面任意力系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简化结果的讨论;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要求学员:
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
2.熟练应用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方程解题;
3.描述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四)空间力系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空间力偶;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简化结果的分析;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重心。要求学员:
1.说明力对点之矩、空间力偶、主矢、主矩、力螺旋的概念;
2.掌握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
3.掌握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4.阐述重心的概念。
(五)摩擦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摩擦角和自锁现象;滚动摩擦。要求学员:
1.掌握考虑摩擦时物体平衡问题的解法;
2.掌握摩擦角概念和自锁条件;
3.滚动摩擦作一般了解。
(六)材料力学绪论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外力、内力,应力、应变,胡克定律。要求学员:
1.说明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概念,明确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2.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3.描述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熟练掌握截面法及其应用。
(七)拉伸、压缩与剪切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轴向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强度和变形的计算,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温度应力与装配应力,应力集中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要求学员:
1.说明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掌握拉压杆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3.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及冷作硬化现象,阐述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4.说明应力集中的概念;
5.描述失效、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6.熟练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拉压杆的变形;
7.掌握桁架的节点位移计算;
8.掌握拉压杆静不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9.阐述温度应力与装配应力的概念
10.掌握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八)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平面图形的静矩与形心,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原理。要求学员:
1.说明静矩的概念,会计算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
2.掌握极惯性矩、惯性矩的概念及平行移轴原理,会熟练计算平面图形的极惯性矩及惯性矩。
(九)扭转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圆轴扭转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变形与刚度计算;非圆截面轴的扭转概念。要求学员:
1.说明扭转及非圆截面轴扭转的概念;
2.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3.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及计算方法;
4.阐述纯剪切的概念;
5.阐述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十)弯曲内力
本章主要研究受弯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要求学员:
1.说明弯曲的概念;
2.学会对受弯杆件进行简化;
3.熟练掌握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的绘制;
4.描述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会用规律绘制剪力、弯矩图。
(十一)弯曲应力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梁在弯曲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及其强度计算。要求学员:
1.说明纯弯曲的概念;
2.掌握弯曲正应力、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梁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3.阐述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十二)弯曲变形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梁的弯曲变形及其计算方法。要求学员:
1.说明梁变形时的挠度和转角的概念;
2.掌握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会用积分法、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3.描述简单静不定梁的求解方法;
4.掌握梁的刚度条件及其应用;
5.阐述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十三)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应力状态的概念,二向、三向应力状态应力分析,四种常用强度理论。要求学员:
1.说明应力状态的概念;
2.描述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工程实例;
3.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阐述图解法——应力圆;学会确定平面应力状态的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4.描述三向应力状态,学会确定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
5.阐述广义互克定律及其应用;
6.阐述复杂应力状态的变形比能及其计算方法;
7.描述强度理论的有关概念;
8.掌握常见的四种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的计算。
(十四)组合变形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要求学员:
1.说明组合变形的概念和叠加原理;
2.掌握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3、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4.描述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阐述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十五)压杆稳定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压杆稳定的计算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要求学员:
1.说明压杆稳定概念;
2.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计算即欧拉公式的应用;
3.熟练掌握中、小柔度杆临界应力的计算及欧拉公式、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
4.掌握压杆稳定校核;
5.阐述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十六)能量方法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及其普遍表达形式,阐述卡氏定理和虚功原理,计算杆件位移的单位载荷法和图乘法。要求学员:
1.说明能量方法的概念;
2.阐述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及其普遍表达形式;
3.阐述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卡氏定理和虚功原理;
4.掌握计算杆件位移的单位载荷法和图乘法及其应用。
(十七)静不定结构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平面杆系静不定问题的解法。要求学员:
1.说明静不定结构的概念;
2.掌握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的方法;
3.阐述利用对称及反对称性质解静不定结构的方法;
4.描述连续梁及三弯矩方程。
(十八)交变应力
本章内容主要研究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计算。要求学员:
1.说明交变应力及疲劳失效的概念,说明循环应力及其类型;
2.描述S-N曲线和材料的疲劳极限及构件疲劳极限的确定;
3.掌握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4.阐述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821 管理学
参考书为《管理学》,许庆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绪论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管理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管理学的特点、学科体系,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历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管理者的含义、类型、技能。采取理论提示、课堂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管理学的特点、学科体系;
2.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3.掌握管理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管理者的含义、类型、技能及管理者的活动。
(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原则。采取理论提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的含义;
2.理解系统原理及相应的原则;动态原理及相应的原则;“人本”原理及相应的原则;责任原理及其相应的原则;效益原理与价值原则。
(三)管理的职能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采取理论提示、课堂讨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计划的类型,组织的含义及组织设计原则,领导者的素质,控制的方法;
2.理解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的原理,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变革,激励的过程,激励的内容型理论、过程型理论,控制的含义、类型与控制系统的构成;
3.掌握计划的编制步骤,目标管理的含义、步骤,组织设计的步骤,组织文化含义、特点,领导含义、方式及理论,控制的原理。
(四)预测技术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预测的基本概念,预测的一般程序,预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理论提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预测的基本概念;
2.理解预测的一般程序;
3.掌握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五)决策技术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原则和一般程序,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决策技术。采取理论提示、精讲例题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决策的含义、类型及程序;
2.理解决策的原则和一般程序;
3.掌握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决策技术。
(六)网络计划技术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计算及关键路线的确定。采取理论提示、精讲例题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及其特点;
2.理解网络图的基本内容,绘制网络图的原则;
3.理解网络时间计算及关键路线的确定,网络图的优化。
(七)未来管理
本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管理体系面临的变革,管理的新模式,未来管理理论和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采取理论提示的形式实施。使学员达到:
1.了解管理体系面临的变革,管理的新模式;
2.理解未来管理理论和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822 交通运输工程学
参考书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沈志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一)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1.熟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公路、水运、铁路和航空交通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需求和评价等基本知识点;
(二)智能运输系统
1.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发展趋势;
2.掌握定位系统、交通流诱导系统、交通通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铁路、水路、航空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
3.掌握智能运输系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铁路运输系统
1.了解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高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2.熟悉铁路运输设施设备的组成与作用原理;
3.掌握铁路运输工作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四)公路运输系统
1.了解公路运输技术经济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
2.基本熟悉公路通行能力、公路运输设施、汽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五)水路运输系统
1.了解水路运输技术经济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
2.熟悉船舶与水运基础设施的组成与作用原理;
3.掌握港口装卸工艺、船舶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六)航空运输系统
1.了解航空运输技术经济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
2.熟悉航空运输设备与设施的组成与作用原理;
3.掌握航空运输管理与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七)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
1.了解综合运输体系构成和综合运输布局与规划的基础知识;
2.熟悉集装箱运输的特点、箱型系列与运输组织方法;
3.掌握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823 机械设计基础
参考书为《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绪论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员达到:了解本课程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的组成及其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使学员达到:
1. 熟悉运动副及其分类;
2.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性质、曲柄存在条件和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使学员达到:
1.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 熟悉平面连机构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四)凸轮机构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使学员达到:
1.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 熟悉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3. 掌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五)齿轮机构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齿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渐开线齿廓;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最小齿数。使学员达到:
1. 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2. 懂得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特点;
3.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
(六)轮系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轮系类型;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周转轮系及传动比;混合轮系及传动比;轮系的应用。使学员达到:
1. 了解轮系的类型和应用;
2. 懂得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 掌握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七)联接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螺纹参数;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螺栓联接的预紧和防松;键联接。使学员达到:
1. 了解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2. 懂得螺纹联接的防松原理;
3. 掌握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八)齿轮传动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直齿圆柱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计算。使学员达到:
1. 了解齿轮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2. 懂得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受力分析;
3.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九)蜗杆传动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蜗杆传动的特点及类型;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使学员达到:
1. 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2. 懂得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3. 掌握蜗杆传动的转向判断。
(十)带传动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使学员达到:
1. 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
2. 懂得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3. 掌握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十一)轴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使学员达到:
1. 了解轴的分类和功用;
2. 懂得轴的结构设计;
3. 掌握轴的强度计算。
(十二)轴承
本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滑动轴承的结构;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及其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使学员达到:
1.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
2.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择。最后,中国研究生招生网www.chinayjs.com.cn 祝大家考试顺利!
特别说明:专业学位硕士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业务课二与学术学位硕士考试科目业务课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