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揭开考研数学的神秘面纱

来源:人民网考研 作者:万学海文 时间:2008-07-23 14:39:17
  •     核心提示:
  在2008年的数学考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考试的重点范围的一些变化。与过去的几年相比较,考研数学的题型和出题特点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重点仍然是集中在高等数学中。随着2009年考研复习过程的深入,针对在整个考研数学备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基本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万学?海文给大家来一一解答。

  考研数学的内容是什么?

  考研数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时还分为数一、数二、数三、数四及08年新增的农学统考数学几个卷种,报考不同的专业要求考核不同的数学类别。

  具体解析:

  “数学一”适用的招生专业主要有工学门类的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以及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数学二”适用的招生专业主要有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二级学科、专业等。

  “数学三”适用的招生专业有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以及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四”主要是针对经济类学科。农学统考数学是农学门类的联考初试科目中公共基础中的一门,农学门类数学考试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公共基础课程。但具体考数学几还要以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为准。

  注意: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划分,各专业的同学具体考数学几要以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为准。

  考研数学考察什么?

  具体来说,考研数学考察学生的“三个基本”和“五种能力”,这是考生在备考数学之前就应该弄明白的问题。即:考生要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五种能力分别是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首先看这“三个基本”就明白数学复习最需要强调的是基础。

  综观近几年的试题特点,我们了解到,考研数学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强,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出题难度一般是中等偏上为主。

  建议和要求:

  考生在数学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牢牢把握大纲需要掌握的内容。对概念和性质一定要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对各个知识点一定要弄清楚其区别和联系。同时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要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逐步培养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

  复习纲领是什么?

  当然是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大纲就是考生复习的指挥棒,凡是大纲上出现的内容就要花十分的努力去掌握,但是考试大纲中不要求的内容,不管出现在什么样考研辅导书上,都不要花时间去钻研它。  复习时间何时开始?

  这就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春季,也就是现在就可以投入复习了。建议大家报数学春季基础班,可以初步树立自己的复习思路,为自己的复习起一个好头。

  考研数学的复习进程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四轮,即基础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主攻教材和课本,达到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第二个阶段是强化训练阶段——顾名思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书阶段,全面地掌握各类知识点,并且详细地做笔记,达到题型健全和题量广泛的目的;第三个阶段是巩固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是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和分析来完成;最后一个阶段是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一般较短,主要是做一些题目来达到稳定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并且再次地强化之前所记忆的知识点。

  选择什么样的参考书?

  数学资料有两类,一类是复习教科书,一类是考研辅导专家针对考研而编写的资料。教科书应是深广度适当,叙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正规出版物,如浙大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同济版的《线性代数》(第三版)或北大版的《高等代数》;辅导书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选择的资料要紧扣考纲,不要购买含大量超纲内容的考研辅导资料。考生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

  注意:资料不在多,关键在看透、掌握。

  如何报辅导班?

  考研辅导专家具有丰富的辅导经验,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题型;能够提供准确的考验信息和珍贵的内部资料。所以如果考生在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上有困难的不妨考虑报数学基础班或强化班。上辅导班之前,应该将数学复习一遍,否则上班听课时,会不明所以,听课效果会大打折扣。春季基础班展现一般较长,适合基础差的同学报考。

  弄清楚所有的问题,了解所有信息,然后指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相信你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