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纲。强烈推荐《考研大纲数学解析》。每年7月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会针对当年的考研出版一本考研大纲和大纲解析。依我愚见,考研大纲这个小本子不用买,一来里面就是列知识点,枯燥乏味,二来这些知识点都在大纲解析里有。而大纲解析,真是我有史以来见过最好的参考书。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种数学资料铺天盖地,但论可靠性,覆盖面,以及对学生快速提高数学应试能力来看,反倒是这本官方出的书最好。在看完这本书3遍之后,我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对数学那种自信满满的感觉。
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每一章前面都列出了本章的重点,所以对照这些知识点,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都掌握了。而最有特点的是,它在每个知识点后面,都有近10年考研真题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所以学了这个知识点之后就会知道怎么解这类题。而且多数情况下,每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年份的题里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很容易就掌握命题规律。
2.辅导书。现在的主流是两本,一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二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当时也曾很困惑两本书哪个更好,后来选的是《复习指南》,但上自习的时候发现用《复习全书》的时候似乎更多点。关于这两本书,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复习指南》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归纳和总结得不错,但是技巧性太强,强调思维定势,不利于打基础。《复习全书》比较容易上手,因为比较偏于基础(但并不是说它简单),用这本书的人似乎也是最多的。因为各人情况不同,所以我也不比较两本书孰优孰劣,只是有点建议,如果选了其中一本就坚持看下去,别看了一段时间又去看另一本,因为每本书的解题思路多少还是不同的,看惯了一本书再去看另一本多少有点不习惯。我在12月自以为复习得差不多的时候,看一下同学的《复习全书》,感觉内容都挺陌生的,所以没必要两本都看。
3.辅导班。我认为暑期强化班可上可不上,因个人情况而定的,有的同学前期自己还什么都没看,直接去上班效果不好。但我建议建议,有条件的话,考前一个月的冲刺班还是很有必要去听一听。所谓冲刺班不是单纯的分章节来讲,是按照考点来一个个举例题,虽然每年的例题多数都差不多(辅导班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创造新题),但在现场听老师讲的时候,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同学们平时可以留意自习室外面的广告栏,一般12月左右都会有大量低价转让听课证的小广告。
4.进度安排。我是普通人,所以很多考研经验里的复习1个月数学140之类的神话,我并不冀望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复习从7月底开始差不多,一般都会进行3轮复习。最好每个月都给自己定个目标来完成。以我个人的复习经历为例:
1) 7月—8月底:过课本。建议每一章的复习都和资料结合起来,比如复习高数的时候,先把课本过一遍,再看看复习资料里这一章是怎么讲的,诸如《复习全书》或者辅导班资料什么的,然后再试着做这一章的习题,最开始肯定是很多不会的,把不会的抄在错题本上,以后有大用。这样以章为单位复习,虽然速度慢点,但稳扎稳打,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很快就能想起前面学过的。
2) 9月—10月底:做题。比如《660题》、《考研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之类的。这阶段一来是巩固概念,二来是查漏补缺,错题本里很可能会出现与第一阶段相同的错题,这也肯定就是自己薄弱的地方,做个记号,以后再复习的时候就多加注意,同时也相当于给自己标记了复习重点。
3) 11—12月底:真题和模拟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做题远远不如看解析费时间。做题我们一般都严格按照考研的时间安排,三个小时,能做多少是多少,但做完之后对照答案的过程是一很烦琐的过程,做得好我们会从中受益很多;但如果做得不到位,这真题做多少遍也没什么效果,只会是重复工作,得不到任何提高。所以,在这个做题的阶段,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看解析,而并不是看自己能得多少分。至于先做真题还是先做模拟题,我建议先做5套模拟题,再做真题找信心,然后再做7套左右模拟题,继续提高。
4) 错题本。其实错题本不能完全留在最后看的,应该平时隔两三个星期就回顾一遍错题本。这一阶段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数学,基本上都定型了,能做的就是原地踏步,稳住自己。另外,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都会有压力,担心自己还是不会做题。我觉得这些是考前很正常的表现,一定要稳住,不要手忙脚乱什么都想搞,要不结果肯定是什么都搞不好。
5. 其它
1)对于大学期间用《工科数学分析基础》的工科同学来说,这本书偏重证明,更适合做理论研究用,但考研时更看重计算而不关注公式推导,所以最好还是转用高教社或同济的高等数学,这些书看起来轻松多了。
2)对于要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同学来说,比较麻烦的就是数理统计方面的公式,建议平时不用管这些,考前一周专门背这些公式,如果当时有更紧的任务,建议放弃这一块,因为好多年都没考到统计公式了,如果考到也只是一个选择题或者填空题。
3 如果所看的参考书中某一个例题的解法特别繁琐,而且再没有其他简单的解题方法,这种题一般就不会考,就不要在这种题上浪费时间。真题一般解法不会太复杂,看重的是基础和应用,而不是单纯的难度。
4)如果只是看题的话很难发现重点难点,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发现自己的弱点,所以在第2阶段,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动笔。尤其是对于计算量大的题,更是要经常练。比如曲面与空间曲线这一章,考研很爱考这些计算空间体积的,因为这融合了积分、偏导,空间几何想象能力等章节,而这些题的计算量一向比较大,如果平时不把计算速度练上来,考试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也会影响后面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