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 时间:1970-01-01 08:33:28
  •     核心提示:
  •     核心提示:

  第二部分 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一、复习时间安排

  考研政治理论课内容多,知识零散,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难度又大,大部分考生的底子又薄,所以,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复习进度的前提下,做好政治理论课的复习备考工作就极其重要,其中,对有限的复习时间作出长远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规划就极为关键。制订复习规划模式应包括时间规划、课程复习内容规划和复习方法设计等。就政治理论课而言,在复习规划上分为三个阶段比较科学合理。具体是: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5—9月)。这一阶段从5月下旬考试大纲公布开始最为适宜(在考试大纲公布前,可着重了解有关考研信息和基本知识)。复习内容着重放在对原理的掌握,尤其注重理解和识记。一般复习到七八成就可以了(在这阶段不可能达到全部记忆,一些难记,难懂的原理可以放在第二、三阶段去记)。在方法上,可以采取大纲、课本、辅导材料进行对照复习的方法。由于《大纲》虽然划定考试范围,但是其中没有对原理进行解析,而课本虽然对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但是有些新考点,课本阐述较少,或者没有阐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利用一些辅导材料予以补充。复习时尤其要注意全面性,要紧扣大纲,依托精选资料,扎实、深入地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如重要概念、理论、核心内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纵横比较,归纳总结。有条件的结合考研辅导班复习,会更有效果。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从5月下旬考试大纲公布开始复习最为适宜是对基础比较扎实的考生来说的,对理工科出身或底子比较薄的考生来说,这个时间点就得提前,因为以前欠的知识帐得提前动手补,这个时限越早越好,最好从每年初的2月中下旬开始。尽管每年的《考试大纲》有变化,但是变化毕竟是少数,构成每门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点是不变的,这些考生可以提前动手先掌握基本知识,在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上,再掌握新大纲新增的内容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对底子薄,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复习,不知道何为基础知识的考生来说,这本《考研政治早知道——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就是最好的无声老师,它可以帮助你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抓准基本知识,夯实基础,为后来的冲刺提高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9—11月)。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进入这一轮复习的考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较为扎实地掌握,此时,考生应侧重于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系统把握。对于基本的立场和方法,要加深理解,注重实际运用;对于基本的原理、观点和论断,要弄清楚更为具体的内涵、外延和相关问题,明确其依据、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脉络、学科体系以及整个政治理论相互关联的大框架。

  另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有:一是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习题加强、巩固记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一阶段看似时间短,其实很重要。因为,在前一阶段掌握好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大纲已出,新增考点(一定要关注,这往往就是考查出题点——后面会展开论述)比较明确,国内外的大事件都已尘埃落定,既成定局,党的代表大会等会议已经召开,也就是说热门考点逐渐明朗化,每门学科极有可能考查的重点逐步明晰,考生就可以既做到全面,又主攻重点地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第三阶段,最后冲刺阶段(12月—翌年1月)。这一阶段是整理和升华阶段。长期复习的效果能否再升一步并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在此阶段主要是热身备战,进行实战模拟,检查复习效果,增加临场经验。要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弱项。

  具体而言,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是:①查漏补缺,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考点,进行消化和强化,以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涵盖了《考纲》所有的知识点;②梳理和串联知识点,检查和理顺知识脉络,增强对于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握;③加强理解记忆重点、难点和空白考点,检查并背诵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观点和论断、重要著作、主要历史事件等;④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增加题感,分析今年真题的出题思路(分析客观性试题的命题倾向和特点,把握主观性试题的答题套路),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与答题思路同命题者的预期相一致;切忌大量模拟,搞“题海战术”,要将模拟和复习有机结合起来。⑤熟记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党中央的最新决策、决议,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的会议精神等都属热门考点。同时,也要加强用前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本年度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及大事件,这是最容易命制主观性的答题的考点。

  另外,这一阶段参加冲刺串讲辅导班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政治,如果能在富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系统复习、重点突破,效果会更好。

  二、复习资料选购

  现在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可谓琳琅满目,各种辅导班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令考研学子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无论是参考书还是辅导班都是宁少勿滥。资料的选取一定要注意“精选”。具体可以把握以下原则:

  (一)资料的购买要和复习阶段相匹配,在不同的复习阶段选择相应的辅导资料

  一般而言,考研政治复习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强化和冲刺),每一阶段的复习也有各自的突出特点。第一阶段主要是熟悉教材,了解考试内容和重点;第二阶段着重解决各科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最后一阶段除进一步综合整理外,精力还要放到应试能力的提高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因此,不同阶段的复习资料也应有针对性地选取,第一轮复习时不要购买什么“冲刺”、“模拟”之类的冲刺辅导书;最后一轮复习也不要回头再去买什么“大纲导读”之类的入门辅导书。只要严格按照复习进度,选购相应的辅导资料,就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二)注意资料的连贯性和权威性

  与辅导资料的购买和复习阶段相配合相适应,资料的选购一定要注意连续性和权威性。一般而言,编著出版的复习资料的质量直接受培训辅导机构的历史、实力、名师的多少、编撰者的水平高低、最新信息的获取、编撰者的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考生选购资料时一定要注意复习资料的编写人员和机构。另外,还要注意资料的连贯性。一般而言,一个大的辅导机构或图书编写中心,往往是根据考生复习不同阶段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保持资料前后的连贯出版的,用其编写的系列资料既可以抓住重点,摸清复习方向,又不遗漏基本知识点。考生可以据此来选购适合自己的资料。

  在此,具有多年考研辅导历史、考研资料编写经验的北京文都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的系列资料,建议考生研究关注。文都公司编写的《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已经与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既可以用来自测,又可以用来把握复习方向,其历年真题、答案、考查要点、解题思路点拨、相关知识链接浑然一体的编写体例可以给考生提供把握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动态及其与相关知识链接的方便。也希望广大考生时时关注该公司将于7月与大家见面的《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和《考研政治同步训练1600题》,该公司将于10月出版的《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和人大教授精英团队编写的《考研政治命题预测试卷八套题》,将于11月出版的《考研政治考前必做题系列之:考前10天重点20题》、《考研政治考前必做题系列之:考前10天三套题》等重要影响的资料。此外,文都公司还在最后冲刺阶段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徐之明老师精编得《考研政治核心预测20题》等资料,希望广大考生也严加关注。

  (三)选用根据当年新大纲编写的辅导资料

  大纲是考研复习的灵魂,也是编写各类辅导资料的依托和指南。大纲变化,辅导资料当然也得跟着变。近年来,考研各科大纲、特别是政治和英语大纲,变动较大。众所周知,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历来是考试重点,而过时的资料根本就体现不出这种变化。当前有一些书商和出版单位为了早点上市卖钱,不顾考生的利益和编写资料的客观规律,在大纲出版之前就把一些过时的资料修修补补,重新出版发行;有的甚至直接把前一年卖剩下的资料换个封皮就上架。这种资料不仅浪费了考生的钱财,而且容易误导考生。在此,我们建议考生朋友们一定要在大纲修订完成后,等个把月时间再选购主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复习资料的修订、出版,尤其是大纲对新增内容的增补需要时间,图书上架就具有周期性。

  (四)仔细鉴别、去劣存优

  许多考生朋友在选购考研辅导资料时容易迷信与盲从,只要看到封面上有名师的名字,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事实上这是个很大的误区。虽然有一些名师主编的复习资料质量很高,但也不排除市面上同时存在许多粗劣之作。有些人一年之内能编出几百万字的资料,这怎么可能是精品?其实那经常是由一些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捉刀代笔后该老师挂名的。所以,考生只有靠自己去认真判别,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资料。鉴别的方法是,考生可根据自己最为熟悉的内容对各本资料进行比较,鉴别其内容是否全面、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等;前后资料对比:许多辅导资料都是多年连续出版发行的,考生可以将前一年的考研试题和当年的复习资料进行比较,看资料对复习重点和命题趋势的把握程度,获得一个总体评价,如果前一年质量很高,则今年的版本也应该八九不离十;查看编撰出版机构:比较权威的、在业界地位较高的辅导机构,编写的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料质量会更有保证一些。一些多年出版考研辅导类书籍的知名出版社,因为要顾及长期效益和自己的招牌,对所出的书籍把关严格,质量也较高;而一些杂牌军型的出版商,抱着“捞一把就跑”的心态出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请教有经验者:考生可以向前一年考研的学长们请教,搞清楚哪些资料帮助很大,哪些资料可有可无,哪些资料误人子弟。当然也要注意,这种主观评价往往因人而异,妥善的方法是多咨询不同的人,获得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看法。

  以上是选择考研辅导资料的一些基本建议,请广大考生参考着使用。

  三、复习方法提示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收效,因此,在广大考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复习方法之前,这里先提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复习时应有的基本技巧

  1.综合思维。人类的思维可以基本分为两类: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分析思维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整体到要素;综合思维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要素到整体。多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却忽视了综合思维的提高,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二者兼备,且是有机地统一。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无论是从综合考试的设置还是单科考试的考查目标来说,都强调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广大考生在继续重视分析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强化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政治科目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识记,这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

  2.灵活创新。灵活,就是反对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培养不了人才。我们反对的是“死”与“硬”,不是盲目反对“记”与“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该记的“记”,该背的“背”。政治科的学习,不是“背”字当头,而是“懂”字当头,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另外,灵活还要求针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考生学好理论常识,掌握基本知识,注重理解,善于应用,躲开误区,避免盲点,夯实基础;放眼窗外,关注现实,关心国内外大事,联系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价或辨析。

  创新,就是在灵活的基础上,注重把握新思路、新问题、新角度、新层次、新材料、新情景、新风格、新观点、新方法,体现“活学活用”。此外,在语言表达上努力克服说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套话、错话。 

  3.紧扣重点热点。在复习时,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要注重全面复习,“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都要复习到,千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某个知识点不重要就不复习了。同时,又要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重点,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考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必须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做妥当安排,提高复习效率。抓住抓好重点的同时,还必须抓住抓好热点。热点也常常是重点。考试不回避社会上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4.快速敏捷。在考生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只重视答题的正确性,却忽视了答题的速度。好多参加考试的考生对考研试题的总体评价是题量大,时间不够用。这就要求考生在做答时,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速度要跟上。否则,是会失掉这难得的机会的。

  (二)针对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

  在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属于基础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属于应用学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形势与政策属于对时事热点的把握。对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法。

  1.基础学科

  掌握基本知识。通过研究历年的考题可以发现,基础学科考查的不是对概念的单纯记忆,而是要求考生根据原理、概念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因此对于基础学科采取简单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是行不通的。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学科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计算公式,我们要真正弄清其含义,吃透其本质,理解其原理,掌握其公式,然后将其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做起来都会得心应手的,也才能真正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纲举目张,一连一串,使考查的内容了然于胸。例如在复习到马哲的各种理论时,下面的概念要联系起来记: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宿命论与唯意志论,反映论与先验论,唯理论与经验论,决定论、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将这些概念放在一起,搞清楚了各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之间的异同、易混淆的地方之后,不但容易记忆,而且效果好,在考试的时候又能灵活运用,自如应付。

  2.应用学科

  应用学科的复习与基础学科的复习不太相同。应用学科的知识点非常分散,而且相互之间没有逻辑的联系,但它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史有许多相互覆盖的地方,因此复习时要以史为线索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活的灵魂。要特别注意毛泽东发表的几篇著名的文章,这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对这些文章没有必要把全都看一遍,但是要知道每一篇文章的基本要点,而这又是一般的参考书很少提及的,这就要求考生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脉络图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对邓小平理论的复习要特别注意当年发生国内外大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很快,新内容和新经验多,所以历届考试中这部分的内容修订最多,而这些新修订后增加的知识点命题的机会也最多,有时甚至是当年的论述题或材料题的考查内容。考生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既要搞清楚基本的知识点,又要联系当年发生的大事件,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针对热点问题搞清考点,理清思路,总结出几个要点,考场上可根据真题的题型联系自己复习时所总结的要点,再临场发挥,回答考题。

  3.时事热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整治在试卷中常以选做题的形式进行考核。鉴于本门课程知识杂乱、涉及面广、变化性强的特点,复习时将前三章作为重点即可,后面几章可以不复习,因为最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形势与政策中,常以时事政治的形式考查。所以,对这门课程,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需要记忆细节性的东西,只要理清大致的脉络,然后结合形势与政策,重点记忆和掌握有限的热点考点即可。

  形势与政策一般不要花很多时间,10月份以后市场上会有很多关于时政、热点问题的小册子,可以有鉴别地买一本来看。也可以参加由我们在11月份举办的“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以把握重点。从历年试题分析可知,中央最新政策与措施、最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关键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新提法都属于考查的重点,而全会精神则是重中之重;国际时事中,一般与美国、日本有关,特别是涉及到中美两国的重大国际事件和问题也常考,而且容易作为分析题的材料来考;另外,对于中国或者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有着重大历史或者现实意义的事件也是主要的试题命制点。

  (三)复习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1.关注最新考研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法规性文件,它既是命题者设计试卷、命制试题的最基本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最权威依据,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辅导材料都不能取代的。考试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并不是仅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前几年考研政治辅导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人们把政治理论课考试看作主要是对形势与政策的考查,于是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猜题和押题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而言,政治命题中的热点一定要与新大纲中的考点相衔接,才能成为命题的重点。那种忽视大纲或脱离大纲的猜题和押题,给考生带来的必定是投机带来的高风险、大冒险,考取的胜算率就小多了。我们认为,考生必须仔细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它的能力要求和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每年新大纲中的修改和增删内容。从多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大纲每年增加或调整的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应该说是新增考点中的重点,往往成为当年命题的重要备选内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大纲中有一些知识点本身就是理论重点,在历年大纲修订中均予以保留,但迄今没有考查或仅以很少的分值考查过。这样的考点也应引起考生注意。多年未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这类考点一旦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就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

  2.注意整合相关知识。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从2007年开始,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一是继续保留选做题之Ⅱ,旨在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一门或多门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形势与政策”部分增加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的考查要求;三是基本上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对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

  3.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对此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2007年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8题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Ⅰ)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Ⅱ);2006年19题歌手丛飞的个人行为的价值评判,34题对石兽不同位置判断所折射的不同思维方式的考查,35题“倒奶事件”反映的经济规律及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比较,37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38题;2005年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都属此类问题。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这样,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从容应对。

  4.潜心研究历年真题。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应多练。其中练习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面临而又把握不准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对知识点按劳分配,从2003年到2006年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一连考查了四年,这种现象在诸如考研之类的全国大考试题中真是少见。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应试能力。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题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四、应试技巧介绍

  考生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成效会如何,最关键的就是考场上的三个小时,如果考试不得法,长时间的心血和汗水就会付诸东流,梦想就会落空,因此,要考出好的成绩,早圆考研梦,也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好的答题思路、应试技巧特别重要,而应试技巧种种重要的就是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下面就先介绍考试中各类题型的一些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

  这部分题量较大,从历年考研试卷来看,它是考生分数拉开差距、决定是否上线的关键。选择题大多考查的是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不单要简单地记忆、背诵,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科中不同章节的概念、观点综合起来把握。

  选择题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由于考查方式不同,其解题方法就有差异。

  1.单项选择题。总的来讲,解题单项选择题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种情况、三种思路和三种方法:

  (1)答案唯一型。按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排除其他错误的,所剩一项就为正确项,或直接将题干与选项挂钩找出符合题意的项即可。

  (2)答案最佳型。即题中的四个选项有两个以上或全部都符合题意,但其中一个是最佳答案即符合题干规定性、指向性要求的,它或者是回答了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中的最主要或最根本问题,或是回答了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中的最直接或最本质的联系或问题。

  (3)多项组合型。除了如前边所讲的在做题过程中进行答案分解、逐个排查外,还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是排除错误项,然后再进行比较。

  解答此类题要掌握一定技巧和正确思想。第一步是读懂题,审好题,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即题干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这一问题。第二步是鉴别和判断选择题肢项。题肢选项分两类,一类是不符合题意的应排除掉。这又分三种:第一种是题肢选项本身观点错误和含有错误成份,试题要求又是正确的;第二种是题肢选项本身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第三种题肢选项中概念和判断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的外延要求。另一类是最符合题意的该选出的题肢选项。在解题中可先用排除法,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不论是正向、逆向思维设问,还是题肢选项本身的错误,统统排除,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用所学的概念、观点、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

  2.多项选择题。一般而言,多项选择题是政治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试题,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明确题干对题肢的要求是什么。例如题干的说法是全对的还是全错的,或者是正误混杂的;它对题肢选择的要求是相关的还是无关的。一定要注意理解题干的意思。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对的还是错的。

  (3)审查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按题干的要求选出题肢。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排谬法: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题肢;

  第二,排异法:题肢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毫无关联,须排除掉;

  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的问题,而是对题干意思的变相重复,须排除掉;

  第四,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须排除。

  做多项选择题要求必须吃透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必死记硬背。它重在理解、吃透,是体现能力的一种好题型。解题的方法也很多,但总的来讲是四个字:“正确、有关”。所谓“正确”即观点正确;所谓“有关”,就是题肢的论点与题干的要求有关联。题肢必须是正确而又有关联的,才是对的。同时还要注意,只有直接有关联的才能选,间接关联的则不选。

  (二)分析题

  分析题在近几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重,需要考生加强训练。

  解答分析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

  1.仔细审题并抓关键词。大多数分析题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这是做好分析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题目,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审题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2)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课文理论,并注意筛选。

  (3)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2.阅读材料并组织答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细节、事例或者数字),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3.答题时注意:

  (1)凡问现象的问题,首先回答表象,即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需太展开,简要回答即可。随后,必须回答现象之后隐含的实质(本质),这才是重点。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需要用原理紧扣材料进行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先表述相关原理,然后再联系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评述,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答案。

  (3)回答问题注意层次性,要行文规范,简洁干练,表述准确,答案能紧扣要点,切忌东拉西扯、繁琐冗长。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在2006年统一归进了分析题中,其形式独特,分值比例大,难度也不小,是考生考研中的一大难点,这里就单独列出再讲述一下其答题技巧。考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事实理论做依据进行分析。二是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解答材料式分析题的基本要求:在理论部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是解题的主导部分,是命题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要准确、简洁地回答出有关理论知识内容。这一部分答好了,就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铺垫,使后面的分析论述有理有据。

  首先,“掐头取尾”,看题干提示句和题后要求回答的问题。一般的材料题开题就有一句:“下面是一组关于……的材料”,这就给考生在阅读时获取什么样的信息界定了范围,使阅读不再盲目,以获取相关信息为重;然后,再迅速浏览题后问题,问题的要求又进一步缩小了信息取舍的范围,什么是“的”,在这里就确定了。最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其次,仔细而快速地阅读材料。认真研读试题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深挖材料内涵。材料分析题的材料灵活多变,无一固定模式。有文字型的、图表型的:文字型的可分为摘自报刊、古籍、文件、人物讲话,也有命题者描述某种现象,提出几种观点的;图表型的有漫画、表格、地图、历史文物图片、函数图等。材料可能是一则,也可能有多则;既有单一类型的,也有文字型、图表型混合的;材料长短也各异,有的十分简短,有的篇幅冗长。不管材料以何种形式出现,认真阅读材料是基础,掌握其中信息是关键。

  一般的材料提供信息很多,有主有次,还有重复的,这就提醒考生在做这类试题、阅读材料时,边读边用铅笔将含义相同的归类,并用1、2、3、……标注,对重要的核心句或者关键词,在下面画线,以备答题时直接应用,避免大量的重复阅读,造成无为的浪费。

  第三、利用获取的信息回答问题。在答题论述时,要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解题的主体部分,要求考生用选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联系题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把理论与实际、观点与事实结合起来,即做到事理交融,观点统帅材料。要紧扣材料分析,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防止就事论事,或就理论谈理论

  第四、简短有力地做好小结。在小结部分,要牢牢抓住题意,适可而止。这是答题的结尾部分,是解题的落脚点。在结尾时,或针砭时弊,或点明意义,或联系自身,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恰到好处,总的要求是思路清晰、表述简练、视角丰富,达到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目的就可。

  (四)考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1.知识准备不足。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因此,答题时只能就事论事,就题目所给的材料“论”材料,缺少理论分析,缺少知识理解。

  2、思维能力不强。表现在:一是审题不清,抓不住问题的中心和要点;二是答题思维混乱,层次不清。审题能力是指考生在解答问题之前认真、仔细、准确、完整地把握题目要求的能力。而答非所问现象的大量存在,首先说明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3、理论不会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生命,缺少对实际生活的理解,理论既学不好,也没有价值。但大多数考生做不到这一点。从历年考生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答案或者抄题目材料,或者空话连篇、口号连篇。许多考生对此感到很疑惑,有畏难情绪。认为自己花费了很多功夫来学习政治理论,而且对于理论知识都能“倒背如流”,为什么答题时却答不好呢?关键还在于对理论不理解,平时学习或复习备考时就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会背概念、记忆原理是不够的),对理论的内涵也没有深刻理解,只当作“口号”来记忆,答题时空话连篇就是必然的了。

  最后,提一下答题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问题:字迹。答题时,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晰。一份看上去字迹潦草、层次模糊的试卷会让阅卷老师对其印象大打折扣,即使答案组织得再好,也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这一点请考生切记。

  五、命题规律把握

  根据对历年政治考研试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考生遵循。这可以帮助考生在复习中,弄清主次,把握重点,搞准复习方向,摸准最有可能考查的热点,避免盲目性,减少复习量,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近三年内的主观性大题所考知识点重复考查的可能性很小

  这也是历年政治试题出题时所遵循的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因此,考生可以不用再将三年内已经以大题(即主观性试题)方式出现的考点作为大题去复习准备,最多只以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作准备即可。这些已考查过的知识点有:2007年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34题)、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第35题)、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第36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第37题)、中东地区持续和动荡不安的原因(第38题Ⅰ)、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发展,以及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第38题Ⅱ)等;2006年的真理的具体性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第34题)、政府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第35题)、建国初期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态度(第36题)、社会保障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第37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及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重大影响(第38题Ⅰ)、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全球问题的认识(第38题Ⅱ)等;2005年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第31题)、对流动资本的理解(第32题)、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知识点的综合(第33题)、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第34题)、当夜的社会热点就业问题(第35题)、中国革命性质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态度(第36题)、乌克兰的重要战略地位及俄欧、俄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引发的北约东扩(第37题Ⅰ)、以石油供给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巨大影响(第37题Ⅱ)等;2004年的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31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32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态度问题问题(第33题)、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第34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及对其的不同看法(第35题)、我国的“三农”问题以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措施和意义(第36题)、以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为例分析联合国及美国的对外政策(第37题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第37题Ⅱ)等。

  (二)三年以前的客观性试题重复出现率比较高

  对三年以前试卷中出现过的客观性试题,要高度重视。尽管每年对大纲的知识点都有删减、新增和调整,但是构成每门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点是稳定不变的,是要求考生掌握的,是每门学科的最基本内容,故不能不考查,所以每年的试题中都有相当部分被考查的知识点与往年相同,个别题目甚至完全相同,就属常理范围之内了。这一现象最典型的数2003年。本年试题中出现的往年真题数量高达7道,相应分值达17分之多,如果再加上相近的知识点,“重复”的分值比重则更大。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对往年的真题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出很大精力和时间研究往年真题。文都教育集团新近出版的集试题、考点、答案、接替思路点拨、相关知识链接于一体,既可用以自测、又可用来提示应该系统把握每门学科的那些重要知识点的《2008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就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掌握此类规律、熟识历年考点的方便,建议广大考生认真阅读。

  (三)社会热点问题十分重要,并与所学内容紧密相结合

  研究生入学考试讲政治作为一门学科来考,其目的不是要将考生考住,而是考查考生是否关心时事,尤其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个考查目标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每年的考研政治试卷中,尽管大纲规定形式与政策只有10分,其实,除过客观性的试题以外,大的主观性试题的出现都与当年国内外的大事件、社会热点或党中央代表大会或其他大的会议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有关。如2007年第14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判断,15题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第16题中俄两国互为“国家年”活动是两国最高领导人做出的一项重大政治决定,第30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措施,第31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第32题废止《农业税条例》的现实意义,第33题“中非论坛”的重要意义,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38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2006年第35题列举的“倒奶事件”,第37题涉及的社会保障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第38题Ⅰ考查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及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第38题Ⅱ考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全球问题的认识等知识点,都属此列,而且都很典型。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和党的大政方针是现象,怎样看待、分析这些问题才使重点和本质,而其依据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这些知识点主要体现在大题即分析题方面。有经验的考生在阅读了比较正规的考研辅导中心聚拢考研辅导和命题研究名家编著的《形势与政策》之后,就能比较敏锐而准确的抓中当年的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前付息阶段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国内外时事、党的大政方针,按图索骥,把握准考点。

  (四)注意教材或党的文件资料中带有倾向性的话语

  教材、辅导资料或党的文件资料中带有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名家大师的经典话语,往往是命题的材料,一般的题型是要求考生对该段话的理解,并用相关原理进行评析。这是历年实体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形式,如2007年的第38题(Ⅱ)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部分讲话(《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内容,2006年的第36题中,建国初期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资本家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和第37题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的部分片断:“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005年第34题中对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和“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的理解等,都属于此列。希望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对这些明显带有倾向性观点的言论和例证充分重视。

  (五)有纪念意义并且与大纲考点相衔接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

  考试大纲的第五个评价目标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提供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对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评价。这里,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果对近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警示或启示意义的就往往成了命题的首选。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由于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所以这类题目的考点根据年度的变化而定,而且在考查过以后,在紧跟其后的年度里也还会成为命题的重点。如2002年文理科的论述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如果考生能够联想到2002年恰恰是邓小平同志逝世5周年的纪念年,对这一知识点的命题意图就很容易理解了。比较典型的还有1999年理科卷第33题: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这恰恰是对20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的重大意义的纪念。因为在这场讨论中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而1998年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20周年纪念,社会各界都对这一史实做了认真、充分的讨论,并高度评价了它在当时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当年就以其命题,目的在扩大其影响,也考查了考生对这一事件的了解和把握状况。再比如1998年理科卷论述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其实如果考生能及时发现考前头一年即1997年正是毛泽东这一著作提出40周年,当年理论界以各种形式探讨其内容的科学性,纪念它对正确处理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指导意义,就不难理解为何一篇经典著作的内容作为大题来命制的原因了。因此,考生在复习各科知识,尤其是复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时,切忌不要机械地死记硬背原理或段落,一定要注意掌握那些与特定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六)注重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

  历年考研政治试题中,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知识的考查,以监测考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往往占有很大的分量,尤其最后一道大题——综合性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大致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该轮两门学科结合党的历史出大题的可能性最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出大的综合性试题的频率比较高,另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国际时事相结合处综合性试题的可能也最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突破章节和学科的界限,注意从知识的完整性、相关性等方面去准备。典型的真题如2007年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38题(Ⅱ)不同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发展,以及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2006年第37题,综合考查了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发展观及以人为本等内容;2005年第34题环境问题、第35题就业问题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第37题的两道选作题;2004年共有7道主观题,其中第32题、第36题、第37题(第二题)3道题目都是跨章节、跨学科的综合性试题,其中以第37题第二题最具代表性,它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和第八章中国的和平崛起等知识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不要机械地、死板地、孤立地以复习好各个知识点为终极目的,而应该把各学科、各章节、各知识点联系起来系统复习。

  (七)认真领会大纲修订说明,新增和调整的考点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

  可以说,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就是政治考研的纲领性文献,规定者考生每年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以及根据形势的变化需要考生严加关注、熟练掌握的新的知识点,而这些新增和调整的考点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因此考好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吃透大纲。如果我们仔细对照历年大纲的修订说明与当年的考试试题,就会发现大量题目均直接选自修订说明中的内容。这些命题信息均在当年大纲的修订说明中有所暗示和表述,所以考生要善于挖掘和捕捉考试大纲中修订说明里隐含的命题信息。这是因为修订说明实际上是大纲制订的依据,对考试命题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是一项更权威、更精华的官方文件,其中隐含着大量而且重要的命题信息。

  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知识点2007年新增近考试大纲,第37题就出了一道综合性试题;又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等知识点是2006年增进考试大纲的,当年就以分析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在了真题中(第37题)。其他的如2004年的“三农”问题、2003年的分析题“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1999年(理)的论述题“依法治国的必要性”、1999年(文)的两道论述题“全面认识公有制的含义”、“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等都属此类。因此,考生在精度、吃透大纲的同时,尤须注意新增考点。这往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一命题规律已为大多数考生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述及。

  六、复习状态调养(一位考验成功者的经验谈——有大的修改)

  在备考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把握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最高的效率来学习,我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一)心态要最佳(信心+毅力+吃苦)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平稳。只有保持好的心情,才能够按部就班的复习,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效率。

  考研不仅仅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同时更考验一个人的信心和毅力。准备、报名、备考、初试、复试等等,都需要我们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就考研本身而言,与其说考研是在跟别人竞争,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挑战。很多情况下,考生往往是被自己吓倒的。因此,不论自己站在什么样的起跑线上,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

  准备考研的过程是枯燥而艰苦的。尤其越临近考试,越考验自己的毅力。考研不同于高考,它不像高考一样可以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准备考研的同时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与诱惑,为了考研成功,为了创设一个实现人生理想的宽广平台,需要静下心来,搁置琐事,抛开诱惑,剔除杂念,安心备考。对于比较重要的事情,如找工作,看到好的职位就抓紧联系,尽力争取,也可用处理这些事情缓解绷得很紧的神经。忙完后就赶快投入复习。考公务员也一样,考前抓紧复习,考完后就不要再考虑。

  总的来说,考研是一件累心又累身的苦差事,但是从长远看,累是值得的。为了将来有更高的起点和更美好的生活,现在苦点累点将来的日子里就不用太辛苦了。在职考生一定要要安排好工作和学习,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复习备考。如果有条件,最好可以找两三个研友一起学习,这样可以相互帮助、促进和监督,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可相互鼓励。

  不论缘于何种原因来考研,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能够考上。早上迎着寒风跑到自习室占座,晚上挑灯夜战,有时可怜兮兮地背着重重的书被上课的人赶来赶去,大家就会体会到考研的苦和累。其实当大家做出要考研的决定的时候,就意味着在考研之前至少有一个学期的时间,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有任何抱怨,而是要乐观、进取,以之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二)生活有规律(得当饮食,适量运动)

  如何保证在复习过程中获得最高的效率,生活有规律是很重要的。

  备考很辛苦,但是千万不能亏待身体,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吃饭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注意营养的搭配,最好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和水果,不仅能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也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更愉悦。

  高负荷的脑力劳动会让免疫力大大下降。因此,应该保证每周至少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参加运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二是愉悦心情,调整心态。长时间的学习,会使人的大脑疲劳,适当的运动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比方说,每周五下午去操场踢足球或者打篮球,也可以戴上mp3或收音机,在校园里慢跑十来分钟。这都是放松。呼吸到户外的空气,会感觉头脑也清醒,心情也舒畅,这时候再回来学习,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的。这也是大家常说的7+1>8的道理。具体怎样运动,何时运动,以什么方式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安排。

  (三)措施要得当(合理的安排,长远的计划)

  复习备考,尤其最后冲刺阶段,应该把手头所有与考研无关的工作放一放(仅从这点来看应届考生比在职考生就要占绝对优势)。现在,很多大学将选修课都放在了大四,只要学分修够,只选一到两门或者可以不选;其他的一些诸如学生会与社团之类的活动,此时也应该暂停参与。这就排除了一切干扰,挤出了专心学习的时间。在职考研的朋友们就要辛苦一点,但是一定得把工作和学习协调好,如有可能,也可以考虑请一到两个月的假,集中复习。

  作好计划,合理安排,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条不紊。计划可以有课程复习进度计划、每天的学习安排、有规律得作息饮食计划等。计划的制订可根据自己的作息、生活特点以及自己对每门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安排,不宜粗,也不宜太细。不必写在纸上,了然于心,能按其执行才是最重要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利用事件,高效有序地复习,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要为计划所累。

  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尤其要注意正确对待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将其作为查漏补缺、促进复习的手段。比如做题时出错率比较高。错误不是坏事,它暴露了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点,可以提醒自己有那些知识还没有掌握,有哪类细节还没搞清等,据此可以查漏补缺。因此错误是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习中遇到困难了,也可以请教一下老师、同学或者同事,他们往往都会给你很好的建议的。

  同人的生活周期相适应,学习效率的高低、状态的好坏也具有周期性。在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低的时候,要注意调节,设法平稳自己的心态,比如听听广播、打打球、爬爬山或者谈谈心、聊聊天,都是不错的自我调节方式;遇到状态好学习效率高的时候,最好趁热打铁,抓紧时机复习,但是也要注意休息,不要一下子搞得很疲惫,很快又进入低效期。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多地去了解一些自己所报考的院系的信息,包括专业课考试重点、出题风格、参考书目、招录人数等,了解的信息越多,复习备考就会针对性更强,集可减少无谓而劳之苦,增加胜算率,又可增强自己的信心。

  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努力奋斗、争取吧。祝大家都能在考研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圆人生梦!

  (注:本文节选自李海洋、齐鹏飞编著的《2008考研政治早知道》) 文都教育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