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业复习指导
一、管理学基本情况
二 专业课复习指导
(一)、复习目标
其次,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而记忆方法的优劣则影响到专业课的备考。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复习,“阅读法”和 “位置法”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得很全面。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在这之后就是要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地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这样无论是考查重点知识还是一些较偏概念,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
(二)、时间安排
在考研的初始阶段,可以把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数学和英语,但是在考研的后期,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就要逐渐地增加。这就需要考生合理地安排各项复习内容,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容易提高的科目上。因为对于考生来说,政治和英语的区分度并不是很大,要提高几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在考试时还存在着许多主观的因素。但是专业课由于是各校内的老师出题,每年的重点基本不会变化,如果搜集到历年真题以及辅导班的笔记,多下些工夫,想要得高分并不是难事。由于专业课在考研的整体分值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考生一定要在保证公共课过线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专业课的分数。因此,从暑期开始着手专业课复习,复习时间应逐渐增加,具体时间要求: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3个小时。由于专业课是下午考,所以可以安排2:00-5:30固定性的看专业课。
(三)、答题新思路是高分关键
考生如有历年试卷,应仔细研读试卷中的题目。因为试卷是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今年的考题。甚至在专业课考试中,不同的年份,会有相同的考题出现。做往年试题时,要试着把握出题重点,掌握出题规律,熟悉做题方法。如果考生以前已经做过很多题目,现在可以不必再埋头于题海之中,应该花一些时间对以前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总结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注意事项等。
在掌握相应的做题方法后,在考试冲刺阶段,考生一定要以指定的参考书为基准进行备考。指定参考书是考试出题的依据,里面的一些内容是其他版本的参考书上没有的,或者比其他版本的参考书阐述得更全面,考生要熟悉这些新内容。考生可以看着指定参考书的目录,回想自己对某一章节的掌握程度,当发现某些知识遗忘了或者模糊时,打开书熟悉巩固一下。
三、参考教材
我们给大家推荐一套比较权威的教材,并给大家进行了点睛指导。
1、管理学
罗宾斯的《管理学》
理由:这本书经典,而且国外的书案例较多看起来不累,却阐述了管理学的精髓,读完这本书对管理学有个基本的框架,通过其中的案例可以领悟到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管理学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最重要,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东西可以简单看过去。
2、市场营销
郭国庆的《市场营销原理》
这本书的编排很清晰,从目录就可以看出这本书的结构体系,看起来心情会比较愉快。每章后面都有小结、名词解释及复习题,尽量在书上找到问题对应的地方及答案,可以此检测第一遍看书的情况。
3、财务管理
王化成的《财务管理》及配套练习册
由于大部分同学都学过财务管理,而且初试的财务管理很简单,绝对比不上注会,平时学的好的可以在这里少花点时间。但若是跨专业的同学就要抓紧时间了多看几遍,因为计算题十几分就在这儿了。计算题的复习就可以配合教材上的例题及《学生用书》上的计算题多练练,同时加深理解,掌握透彻是关键。
四、个例:企业管理具体专业复习指导
● 研究内容
企业管理是一门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企业及其管理理论,国内外各种管理学派;研究企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活动的规律性,企业生产力合理组织,企业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控制等);研究企业经营战略,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各项专业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劳动工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
1.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原理,企业经济决策与战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国际企业管理。
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技术经济。
范例:北京大学
● 专业简介
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可以说,在北京大学内是数一数二的。前两年,主要就业方向是证券业和国家政府机关。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估计近几年会有一些变化,以上两个方向就业人数将会减少,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增加,总体形势仍十分乐观。
从生源来看,本校学生(包括保研和考上的)占1/3左右,其他全国各所高校占2/3。再从研究生专业背景来看,经济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背景考生机会均等,各占一半左右。但就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其他专业背景学生考上的约占1/3左右。
● 参考书目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主编,三联出版社;
2.《管理学》,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营销管理》,科特勒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