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即将面临毕业的时节,在本科生就业问题年年重提、研究生就业问题也开始甚嚣尘上,找不到工作、工作不对口、薪酬不满意、发展平台差、无用武之地等,这时候大家就开始议论原因: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供需不平衡、舆论导向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同学毕业之后发展是很好的,难道他们就没遇到这些问题么?在社会大背景大环境暂时还不能调试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我们要做的是从自身找原因,凭自己能力解决问题,比如说,从你决定考研的这一刻起,你的目标就不能仅仅是考上,你还要想的是考什么,怎么考,考上以后,毕业工作等等,也就是你需要有个长远的目标,整体的规划。这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看看这样一个报告。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社会、世界。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对应到我们的考研,就需要大家在一开始决定的时候,权衡好你要报考的院校专业在你读研期间是否能够真正激起你的学习欲望,是否能够在将来毕业之时让你找到满意的工作,你是否愿意将它作为你终身为之奋斗的职业;在你读研期间,你要考虑为了更好的提升你的职业竞争力,你需要学习些什么,何种能力是你必须要具备的,是不是实习经验很重要等等,都是需要大家去思考去做的。虽然现在很多人崇尚顺其自然,但是同学们要知道这种顺其自然一种是无奈的消极,一种是积淀之后的成熟,而这两种都不是大家现在应该有的和已经有的,所以,努力吧,思考吧,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