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于近日陆续揭晓。2月28日,鲁东大学大四学生小潘查分时惊奇地发现,他的政治理论成绩居然是-1分。
按照小潘所报考院校工作人员的解释,出现-1分的成绩,是学生缺考或试卷丢失的情况下才会有的。由此说明,考研成绩出现“负分”的统计方法是有官方依据的。这种判断从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的统计“规则”上可见一斑:“-1”即未报,“-2”即未考,“-3”为取消单科成绩,“-4”为取消本场考试成绩和3年内不得参考……
看来,考试机制设置“负分”项目,目的不外乎方便统计和掌握考生成绩,从“负分值”上判断一名考生本门考试情况,如作弊情况、严重程度等。但问题是,没有报名、没有参考或参考时作弊了,最多是丧失本门成绩,又何来“负分”之说?这样的裁量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管理者强势之下的“霸王条款”。
考研成绩得-1分,看似一个说不通的笑话,却折射现实。折射出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相关机构服务意识上的偏差,以及对考生权益的漠视。一门科目的考试成绩底线不过是零分,却偏给记成负分,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