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坐在书桌前,阳光懒洋洋的洒在脸上,心也归于平静,考研已经结束。
这段铭心刻骨的日子,我其实不想再想起来,但毕竟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精彩的当做收获,糟糕的权当做成长。决定考研各有各的原因,升学,工作,创业,亦或其他考试都要根据自己心中的真是想法而定,只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决定考研,是心底那一小小欲望在怂恿我,去完成你自己, 去看看精彩的世界,无论好坏。
本科有实习,在8月份开始认真复习数学,一开始买了李永乐老师的红皮书,但自己感觉知识量很大,可能自己不适合他的编排,总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偶尔发现张宇老师的高数,新绿色的封皮,编排清晰,条理清楚,很感谢同学发给我视频资料,两者结合,也算能够形成一个体系框架,再用他的习题去充填,夯实,逐步丰富起来。我是个教训,数学务必要趁早开始,根据自身基础情况去制定计划,从计划开始要坚持下去,每天练习做题,用来提升自己的计算速度,熟悉题型,把基础的和偏难的题型都要心中有数,锻炼自己能都解出,这样我们在考场上才能正常发挥,遇到难题也不必太惊慌了。我没有看课本,直接看复习全书,但每一章的内容要深入学习,多做习题巩固,才可以进行到下一章。基础扎实,才能游刃有余,二轮复习能够不忘记,查漏补缺。这次考试数二题型不多但很有深度,我烤得焦头烂额,终于体会到数学不能用来买菜,却可以决定你去哪里买菜的道理。
英语简单粗暴用真题,陈正康老师的历年真题详解,黑色封皮。讲解很详细,翻译用心,(虽然感觉他在上课的时候很喜欢开玩笑来浪费时间)每篇文章,逐段,逐句详细准确讲解,他的做阅读方法有一套,用他的话来讲,英一英二全部适用。但我有些不放心,所以每次都是读完文章才去做题。大可不必这样,浪费时间,直接看题,到相关段落去找答案。陈老师一系列技巧的使用建立在词汇量丰富的基础上,所以请你把考研单词夯实。真题反复看了三遍,第一遍耐心读,不会的单词标记出,把整篇读下来(心里确实很堵),做题尽管错吧,不用太在意。之后把不会的单词记住,错的题型分类,总结原因和做题方法。如此,三遍。每一遍过后你会发现需要记得越来越少了…大小作文最后背的模板,因为时间紧迫。过程比较痛苦,需要耐心,毅力,坚持下去你终会破茧成蝶,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越来越顺利。
专业课复习在10月份。《遥感导论》因为之前学过,还有印象,就顺着这个引子重温一遍课本,我对遥感比较感兴趣,书中的内容都详细的读,有些地方不好理解就记下,统一去请教我们这门课程老师。老师非常负责,她为我们找资料,尽力去帮助我们理解。为此老师特意安排时间,到晚上很晚才回家,专业的素质和知识让她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更加高大,“我希望你们都能考上。”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论坛里,真心给力的学长学姐提供了10年的复习真题,每道题的答案自己整理出来,为最后的冲刺阶段做准备,背题。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专业课需要理解,所以,请你们花些时间去读课本,反复读。也许一开始很拗口,但是请你相信,死去,方能活来。
政治部分开始于10月份中旬,肖秀荣老师的8套卷绝对业界良心,认真做好,错的题去翻知识点,反复做二到三遍,力争每套题能想出一串知识点。我没有用1000题,风中劲草,没时间看,不敢妄加评论。最后冲刺阶段,会有重点章节,肖秀荣四套卷,重点顺序1234,选择题很多都在8套卷上出过。最后一周,6点半起来背大题,基本上背了前三套。认真做以上你会发现最后的试卷上的惊喜。
12月25日,只身一人赴北京。
当时同学开玩笑,此次进京赶考,半路不要让妖魔鬼怪掳去~~我满心答应着让他们放心,自己心里却不是滋味。可我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去经历怎么配得上拥有。
现在我也可以用只字片语记录下来那些零星的记忆,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辜负青春,不辜负那些值得的人,也许现在你孤身一人,执着着梦,但请你相信,与你有共同灵魂的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做着与你同样的事情,只是这段相遇的路,需要你自己来走。
那天下午,在综合楼前,感谢,我经历了这样一个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