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转去,最终还是转到的这里,也许冥冥之中,就应该来这里。记得考14年的研究生时犹豫地大和另一所学校,最后选择另一所学校,结果与复试擦肩而过;如果当时选地大也许该毕业了,但每段路都有它的风景,珍惜。
2013年的这个时候,茫然地站在十字路口,东望望西看看,不知该怎么走?最终决定考研,跨学硕,学姐们都认为晚了,所以选择专硕。乍一看,英二,不难,初数,很容易,写作,还好,只有逻辑是新的知识,应该也不会太难,所以当时也没太在意,只是考了会计证,然后实习,同时背背单词,做做阅读,直到九月底才真正全面复习起来。曾经听过某个招生老师的胡扯(我自己这么认为),觉得报班不仅浪费钱也浪费时间,所以没报班。英语数学都很顺,只是逻辑,做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错很多,,,直到考场上,也没克服这个问题,最后也报考院校擦肩而过。想想自己比较适合做这个行业,所以一直坚持,毕业后选择财务类工作,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个研究生的梦想,加上工作的原因,所以又参加了16年的考试。现在终于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感悟了。
关于考研前期的准备,建议大家多转转论坛。首先,这里面有很多人的考研心路,等到自己考研时遇到类似的困难时,再回去看看时,会有一种力量让你坚持下去;其次,这里面也有很多资料,都是往届学长学姐们留给我们的考研精华,充分利用足够了,不用去花很多冤枉钱;再者,逛论坛时可以分模块逛,分别是“会计硕士”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每个里面的信息、资料都各有特色,满足大家的不同需要。
关于择校,我觉得首先要考虑你想在哪里发展,那就选择哪个地区的心仪院校;其次是看重它的声望,或是办学实力。我大学在哈尔滨上的,想回北京工作,虽然来到北京有同学的帮助,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地方不熟悉,吃饭住宿都是问题,当时找工作也很仓促。希望我的不成功能为你们的成功提供教训。最后,最好自己去相关学校的官网或论坛里寻找历年的复试线,看看自己垫垫脚尖能否够得着,录取人数也是如此,有时招生目录上的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有很大差别。
关于初试各科的备考。首先,我的弱点是逻辑,其他科目提升幅度不大,所以在这之前常在论坛里看成功者们的经验,发现有很多相关视频,于是打包下载。看过很多逻辑的视频,觉得饶思中老师的讲解比较通俗易懂,他在幂学和太奇中都有视频,感觉我自己从中学到的很多,书的话主要是逻辑真题和太奇的《逻辑高分指南》《模考四套卷》及幂学和太奇的冲刺卷。其次,英语的视频觉得太奇齐辙老师讲的比较细,博学多识,给学生一种融会贯通,静静吸收知识的感觉,不敢苟同邵宁老师的风格,过于浮华(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不喜勿喷);英语书主要是机工的真题,蒋军虎《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80篇》(提高版),每天做2个阅读。再者,数学自然是陈剑的比较好,《高分指南》不错,机工的《数学经典》也挺好(第一次考时我用的),知识点很细,但是陈剑老师的书拔高的比较多,经典注重基础,如果数学不太好,个人觉得还是经典比较合适。最后,写作,初期看明白做题套路,有效性分析最后一个月每天坚持写一篇,提炼套路公式;论说文把写作高分指南中的相关论点每天写一篇,背背相关句子,平时看看看资料中的论点提炼及分析就可以。
关于时间分配。我是把时间分成三部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上午记忆力好,一般做英语,背单词;下午睡醒后做数学;晚上看逻辑。到后来逻辑太差,把很多英语和数学的时间都给了逻辑。等到最后,基本是以完成各科任务为划分时间的标准,分科复习笔记和改错本中的知识。
关于备考期间的心态。心情的大起大落自然是有的,看着别人拿到了某某单位的offer,听着他们说着本科生与研究生没什么区别,你肯定考不上等等让人泄气的话,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们。所以我的选择是避而远之,少与他们交谈,每天和合得来的考研党一起去自习,一起回宿舍,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时候心理压力大,肆无忌惮的大哭一场也是发泄的好方法,毕业之前我几乎不哭,只是生生闷气就过去了,后来发现哭可以让人心里变得舒服,似乎多大的事都不是事。
关于复试。很多人都觉得初试完事就没事了,等到复试线出来才准备复试,而出复试线和复试之间只差十多天,除非是本专业的,否则很难在这几天看完所有知识吧,胆战心惊地参加复试,那滋味可不好受,当我在面试前一晚听说面试有审计,成本会计的知识时心都慌了,咨询学长,他们好像也有。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尤其是跨专业),根据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目,准备复试。我一直坚信“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初试完休息一段时间我开始准备复试,因为是跨专业,加之很多以前学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是用最笨的方法-抄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等到最后按照目录把大的知识点直接汇总出来再背背就觉得容易多了。地大cc复试笔试参考书目是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制的《财务管理》,也可以用人大的《财务管理》cc没有加试(来源于招生老师),但是《中级财务会计》中的知识点会在专业课面试时考到,另外,今年地大的CC面试也有《审计》,《成本会计》中的知识点。但是都是基础的知识,掌握基础很重要。大家如果看历年专业笔试真题就可以知道,专业课笔试很注重基础,虽然面试有很多大家不会的,但是个人觉得应该也是基础的知识,只是我们没看到。专业面试流程是先做自我介绍,然后抽题回答问题,今年是2个专业问题和1个大学期间的成果及研究生期间的规划。英语口语,16年地大的英语口语测试流程是按专业课笔试时的抽签顺序三人一组进行面试,首先做自我介绍,然后抽题,然后有大概1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各自阐述各自观点,最后再补充。有的题很简单:比如怎么学好英语,有的比较难:怎么看待炒股,不太好说。但是好像老师们注重英语过没过六级,无论是专业课面试还是口语面试,当介绍这一点时,都被老师重复问了一遍。
最后,感谢地大版主,往届的学姐学长们,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有时候半夜提问题还能得到回复,真的跟感谢你们及时解答我们的疑虑。
有心就不远,梦想总会实现,握紧手中的坚持,汗水和迷失最后会累积成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