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比3年前还难找。”即将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周梦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3年前本科毕业时,曾有机会进入国企的她选择了继续读研,而如今在经历了3个月的求职路后,她有些为当初的决定后悔。(新华网1月24日)
名校毕业,研究生学历,这些可以为简历镶金的资质并没有让人如愿取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今的研究生求职遭遇的寒冬和每年的考研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2003年的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来,研究生人数倍增,含金量也似乎随之下降。
当然,不能仅凭就业率的高低来评价研究生教育的利弊。研究生就业的平台要求相对会更高,其自身要求的工作条件也会提高,诸如薪资待遇,地域环境,交通设施等,总得让自己做研究生的这几年辛苦有所回报。而企业往往在低端市场需要招收更多的人员。
研究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往往一窝蜂的扎堆在当时的热门专业,而对暂时相对冷门的专业则视而不见,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拿光伏产业举例来说,曾经一度被视为利用太阳能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行业,然而2012年光伏公司业绩普遍惨淡,据说光伏产业最坏时期还未到来,行业回暖迹象难以持续,公司人员需求自然会大幅下降。
许多大学生把研究生教育看成是继高考后第二次跨入名校的机会,说到底仍是一块求职的敲门砖。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可是条件艰苦,离家远等因素使得大量研究生宁愿在东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哪怕薪资诱人。
大量的研究生毕业不能找到合理的工作,既是对人才本身不能人尽其用,也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等的浪费。中国父母喜欢把钱都投资给孩子的教育,但是这种投资的回报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还让孩子背负更大的负担,比如读完研究生的学生,必然要把读研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考虑在求职中。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处处可见大公司裁员。然而,是真正的人才,到哪里都会有企业想要。因此,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是研究生教育真正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