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从源头抓起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来源:未知 作者:frc 时间:2009-06-04 04:03:06
  •     核心提示: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招生宣传,广泛吸引优秀生源,并严格控制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以及生活待遇等措施,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吸引优秀生源,从源头开始抓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是健全推免生遴选制度,进一步扩大接收校外推免生比例。2006年接收校内外推免生182人,2007年为299人,2008年为334人,2009年为364人。接收推免生人数3年增长一倍,占当年硕士招生人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12%增长至2009年的20%。

二是完善提前攻博选拔制度。2007年选拔提前攻博研究生114人,占当年博士招生计划的比例为35%,2009年增加到133人,占当年博士招生计划的比例为40%。加大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与提前攻博研究生工作力度与选拔比例,有效保证了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

三是积极推行二志愿优秀生源调剂录取政策。2007年接收“211”高校调剂考生118人,占当年硕士招生人数的比例为7.3%。2008年开始为优秀调剂考生设立公费、半公费计划,调剂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四是在复试中注重考核考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增加实践技能考核,进一步强化导师在复试选拔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工作。近年来学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求学.考研》杂志等媒体上发布招生宣传广告,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院(系)赴武汉、西安、哈尔滨、济南等地进行招生现场咨询,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后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开展对西南、西北、东北重点高校生源的招生工作。

二、严格控制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确保培养质量

学校对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人数有明确规定,即每位博士导师每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新增博导不超过2人,导师每年招生硕士生一般控制在3至5人。现在部分导师存在招收研究生人数过多的现象,对此,学校将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形成招生计划的资源合理配置。一是实行导师的招生资格确认制度,将导师的招生资格、招生人数与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资助能力等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有能力、有课题、有经费的导师的招生需求;二是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以提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为核心。招生计划向学术水平突出、科研能力强的导师或科研团队倾斜,向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倾斜,同时兼顾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后发展学科的实际需求;三是进一步扩大导师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自主权,鼓励按导师组招收、培养研究生,赋予导师在招生录取上以更大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三、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将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用人部门在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导师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和优势互补。

2008年10月,学校发文《关于申报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鼓励各学院积极争取建设一批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有7个学院申报了13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积极和山东省沟通交流,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需要培养基地的东风,争取到山东省重点建设6-7个省级培养基地,学校下一步还将建设一批校级培养基地。培养基地的陆续建成,将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社会需求接轨,从而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通过培养基地的实践,尽早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四、组织全校力量开设研究生公共选修课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2006年7月出台《关于中国海洋大学开设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的通知》(研内字[2006] 21号文),附《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全校力量开设研究生公共选修课。3年来开设了试验技能、文学欣赏、数学方法、环境、法律、管理、音乐、网球、语言类、职业发展规划等涉及各种知识拓展的素质课程41门,为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7年要求硕士研究生必修公共选修课2学分,极大调动了研究生选课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校区多的客观现实,仍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计划下一步增加资金投入鼓励教师多校区开设研究生素质课程,从而满足广大同学全面素质提高的强烈需求。

五、进一步增加研究生校际交流的机会

为使学校间优势资源共享,鼓励研究生跨校选修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方向上的课程。规定选修“211”院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承认其学分,但硕士不能超过5个学分,博士不能超过3个学分。鼓励研究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修国外相应单位的课程,具体修课计划由导师制订并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批。

2007年学校申请到国家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访学”项目,已经接收了来自不同高校的10名博士生进驻我校进行访学研究,极大地加强了学校间学科的交流。并建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网站,公布其它高校创新计划项目,鼓励研究生参加,近几年我校研究生陆续参加其他高校举办的博士论坛、研究生访学、学术会议等项目。

六、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

学校通过开展学术论坛、名家讲坛、研究生科技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学术会议在线网站、人文素质类活动等方式,营造学术氛围。

一是学术论坛。2007年学校主办了海洋、水产领域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并以此为契机,在校内形成了由研究生会主办的“海洋发展论坛”。目前各学院均形成了各具学科特色的学术论坛。

二是名家讲坛。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院长讲坛”主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各学院“名家讲坛”活动的开展。目前各学院基本均形成定期的“名家讲坛”活动。

三是研究生科技学术活动月。自2005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月”,至今已连续举办4届。

四是研究生学术会议在线网站。2006年崂山校区启用后,为了畅通研究生之间各类学术信息的交流,2007年正式创建研究生学术会议在线网站,经过2年的运行,该网站于2008年获得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评选的“2008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人气50强网站。

五是人文素质类活动,如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研究生德育品牌活动建设。

七、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以及生活待遇

正在进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目标和内容就是要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构建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大幅度提高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和覆盖面。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学校统筹国家财政拨款、学校经费投入、导师资助经费和社会赞助等资源,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励与资助力度。改革中学校、院系、导师都要增加经费投入,分担研究生培养成本;突出导师的主导作用,在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管理过程中,导师有充分的建议权和决定权,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健全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打破目前研究生资助体系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模式,以学年为周期实行动态调整。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