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哥师姐详谈专业课复试四点经验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网 作者: 时间:2016-01-19 11:26:17
  •     核心提示:

注重动手能力

  说起动手能力,也许大家很容易想到本科时候要参加竞赛或者考证。诚然,如果你学的是计算机,本科的时候参加过ACM大赛,拿过程序设计大赛的大奖,如果你学的是通信,本科时考取了思科网络认证或其他比较权威的认证,在著名大公司实习过,那么你比其他人在起跑线上就领先很长一截了。

  不过,这样的强人毕竟占少数,而且多半也选择保研,不会跟你有什么竞争关系,所以我在这里着重说一说另一些比较现实的与动手能力相关的素质。

  大家在本科时可能都上过编程或者电路实验课,其实学习这些课程也相当于锻炼了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在简历上罗列出来,或者在面试时向老师陈述自己曾独立完成过什么程序,或者曾经组装出一个收音机等诸如此类的事例。

  有的导师比较直接,上来就问:“你本科时做过什么吗?”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怎么回答就看自己的实际情况了。

  重视理论基础

  除了成绩之外,考生的理论基础如何,只能通过面试那短短二十多分钟来考查,这是给导师留下印象的关键环节。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之前的初试没有表现好,这几乎是最后的救命稻草,“理论基础”这关如果过不好就很可能被判“死刑”。

  曾经不乏有报考985院校的高分考生,复试竟然被刷下,让人匪夷所思。不过在导师看来,这样的同学很有可能基础知识不扎实,通信专业方面答不上也罢了,如果连数学也一问三不知,那被刷下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在复试前应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

  至于如何加强理论基础,我的经验是:列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找到教科书,在目录里找到重点章节,随后马上把这章的结构列出来,把小节与小节、小节与大章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每个小节讲的是什么。这看起来似乎挺难,其实也容易,用两个月时间把这些搞清楚是绰绰有余的。

  就通信专业来说,核心课程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数电、模电、信号与系统等,但真正需要花功夫去复习的是通信原理和信号系统。

  以通信原理为例,一般结构是按整个通信的流程来分的,前面几章讲发射机,主要讲信号的调制编码,中间讲信道传输,大概是信道编码,后面就是接收机了。分清楚这3部分后再各个突破,在每个小节后面标记上“掌握”、“了解概念”。

  后面那些介绍新技术的只需要了解就行,而前面的调制是要掌握的就要开始下功夫了,要从大到小把结构分清楚。调制又分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分AM、FM、PM,现在模拟调制已经过时了,只要了解概念就行;数字调制是重点,又分低频和高频两种调制,低频是ASK、QPSK,,高频就是8PSK、16QAM、64QAM,而各个调制方式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哪个效率高,理想信道下用哪种调制方式比较好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掌握的。

  我可以负责地说,这些几乎都是通信专业复试面试的重中之重。

端正态度

  这里所指的态度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考生对老师的态度,一定要谦虚谨慎,别不懂装懂,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另一方面是学习的态度,要表达出对新知识的渴望。

  我在复试的时候,有老师问我学过ARM没有,我的确没学过,只是曾经听说过这个似乎是一款单片机,于是一方面承认自己没学过,另外马上说:“这些都可以学的,有C语言做基础,这些语言其实都是相通的,只要给我一定时间,我相信能掌握的不错,我感觉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当时老师就自言自语道:“嗯,也是,这些都可以学的。”这样就可以把这一关过了。

  科研院所导师重素质

  科研院所的复试情况其实跟高校差不多,因为科研院所的导师招学生进去是要干活的,但也不是一点区别都没有的,科研院所的导师与高校的不同在于,科研院所的导师比高校的导师跟学生的交流机会更多。

  自从扩招后,高校的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较多,与学生见面的机会相对较少;而科研单位的导师和学生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经常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也算是个优势。而且高校导师更注重学生基础,相对而言,科研单位的导师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即看你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是不是一个浮躁的人。

  科研单位的导师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不安心干活,而到处去实习,所以面试科研单位的同学,要学会把自己活泼的一面适当隐藏一下。一般科研单位的导师喜欢看起来比较老实的学生,当然,只是一般来说,具体情况还要看面试的导师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他也比较活泼,那你也可以适当活泼些。

  最后希望我的4点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顺利通过复试!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