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东华大学化工学院与嘉兴市新大众印染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从现在起至2011年年底,东华大学每年都会派一批在校研究生到新大众公司各技术岗位实践,这些学生可获得每月700元至1000元的生活补贴,并能带着课题回校研究。
校企合作获得双赢 “我们企业在生产研发中遇到技术难题,正盼着高校人才来帮一把,以后合作的机会很多。”新大众公司执行董事杨其根告诉记者,早在多年前,他们就跟苏州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借智兴企”的模式也让企业尝到了不少甜头。这次在政府部门牵头下,新大众公司又兴冲冲地与东华大学化工学院结成了“亲家”。“东华大学的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在国内的牌子很响亮,正好符合我们企业的产品定位。”杨其根表示,企业愿意为研究生提供便捷的实践条件,使他们所掌握的能力有用武之地。
据区人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研究生利用寒暑假上岗实践,企业与学校间频繁联系,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而且一旦“看对眼”,还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种柔性引才的方式让高校和企业获得双赢,因此双方都很乐意促成这桩“美事”。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沈阿珍告诉记者,自从秀洲区实施“双业并举、转型提升”战略后,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紧缺型、技术型人才尤其受欢迎。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后,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慧眼识才。
实践基地不断扩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像新大众公司和东华大学化工学院这样共建形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共有10个。浙江雅莹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等单位都热情地向国内几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伸出双手,机械、电子、化工、设计类的人才最吃香。
今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3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被安排到秀洲区峰佳吉晨公司、蓝特光学公司、压力容器厂等7家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结束后,一名研究生代表由衷地说,这次秀洲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车间岗位上,他们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财富。
一校一企合作是不是有点单调?是否能给高校和企业更多接洽合作的机会?区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正在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校企共建方式,为企业引荐更多的高校人才资源,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记者:沈 洁 通讯员:徐进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