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至今惴惴不安。他在某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时,学位论文的选题,是设想用运筹学方法解决一个生物质结构的预测问题。这个选题颇具创新性,又是跨学科研究,但真的做起来,小杨却怎么也没法打通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眼看毕业将近,他编造了“路径”,然后慌慌张张地参加论文答辩。没想到,“7位教授竟一致通过”;更没想到,一年后小杨上网搜索,发现自己编造的“路径”被多个博士、硕士在论文中一本正经地引用。
研究生论文质量欠佳而且每况愈下,是不争的事实。缺乏原创、拼拼凑凑是普遍现象;抄袭甚至造假不乏其例。近几年,各大学在研究生论文开题、盲审、答辩等环节设置了道道关卡,但似乎于事无补。
盲审、答辩被人情“伏击”
如今,沪上大多数高校规定:博士论文100%要盲审,硕士论文抽查盲审的比例则逐年提高,眼下一般是10%。盲审,就是将学位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姓名隐去,送给校外的同行专家评审,以此保证公正性。如果盲审没通过,研究生必须修改论文,重新送审。不过,盲审也是事在人为,有位中文系博士生说,虽然作者和导师的名字隐去了,但许多专业的学术圈子通常很小,评审专家就算没被“打招呼”,看看题目也能大致判断出自哪位同行的弟子之手,也会“手下留情”。
每年到了研究生论文答辩时节,不少教授桌上总会摞起厚厚一沓论文,少则几本,多则十几本,都来自同行门下的研究生。出席论文答辩会前,他们按理要一一审读并形成自己的意见,但“一篇硕士论文四五万字,博士论文十万字,现在谁会逐字逐句细读?能够看完导论和结语的,已经算负责的了;抄袭、剽窃根本看不出来”。此话虽激烈,却也透露了几分实情。
“研究生导师们,是互相担任答辩评委的。如果你不留情面‘毙’掉人家的学生,将来轮到自己学生答辩怎么办?”一位博士生导师道出了“人情”在答辩环节,也就是最后一道关卡上所起的瓦解作用。“但最可怕的是,为了答辩顺利过关,有的导师有意让研究生做一些探索性不强、安全系数较高的课题,一般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延伸工作。这怎么培养创新人才?”
12个词连续相同就算抄袭嫌疑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郭洪涛用“谨慎细致”称赞自己的导师:“不管论文还是邮件,他都会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我交给导师的文章来回改15遍以上,很正常;他每次总能找出错处,包括很细微的问题,比如行距或是标点符号不对。”
在国外,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论文审核极为严格。“根据美国的版权法,一篇文章里12个词连着抄别人而不注明是引文,就算剽窃嫌疑。”中科院院士郝柏林最近给复旦大学的中青年导师做培训时,这样告诫他们。
郭洪涛告诉记者,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VeriGuide系统,用它能分析学生的文章跟网上学术论文有多大的相似度,由此随时可以抓出抄袭者。而国外更多大学采用的是Turnitin系统,它拥有超过4000万篇学生论文的数据库,索引超过120亿网页,还有超过10000种的报纸、杂志及学术期刊,足以帮助导师通过比对发现剽窃行为。
“一流大学的老师应当是世界水平的专家,足够负责的话,当然能判断论文价值。”在香港读博士的付红觉得审查论文不该是个问题,而“论文答辩更有公认的规则,以学术为本的评委们根本不会讲情面”。
差劲的学生为啥就淘汰不了
上海财经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郭玉贵教授对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极高的标准:必须有原创性。论文写完,准博士应该有足够的自信说:“在我研究的这个点上,现在我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郭玉贵教授说,高校怎能成为博士论文的生产流水线!
建立研究生淘汰机制,实行宽进严出,是教育专家们的一致观点。“论文缺乏原创、水平低,这与研究生、博士生淘汰率极低,混到毕业很容易有关。考上研究生就如同进了保险箱怎么行?学生缺少压力就缺少动力。”有教授提出,我国博士生的淘汰率应保持在10%至20%。
但专家们很无奈,其实我国也有研究生淘汰的规定,也对研究生论文设置了“创新”、“开创性”之类的标准,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那些论文水平差的研究生,顶多责其修改、延期答辩,最后总能通过而拿到学位。差劲的学生为啥就是淘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