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10日,201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开考,今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是10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纪录。研究生考试当天,记者采访了金华二中考点,几乎每个考场都有空位。据了解,今年我市有1853人报名,而来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到1500人,有近400名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当了“逃兵”。这些考研人为何在临战前选择当“逃兵”呢?
心理压力大 无奈成“逃兵” “反正考上的希望也很渺茫,我不想再让自己‘受罪’了。”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周津(化名)告诉记者。她报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专业,属于难度系数最大的跨校跨专业考研。原本也是信心十足地备考,哪知从国庆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看书时间稍微长一点,头就晕乎乎的,可她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几个月复习真是太痛苦了,我英语基础太差,很多时候只能死记硬背,考前一个星期都在背英语模板,背一会,哭一会。抬起头,擦干眼泪,又接着背。”周津说,考前几天她紧张得失眠,满脑子都是背过的英文句子,终于还是坚持走进了考场。
“第一天下午考完英语我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时间根本不够,作文只写了个题目。”考完英语,周津一回到寝室泪水就夺眶而出,内心挣扎了很久,终于决定还是放弃余下的考试。“太受罪了,心理上承受不了,反正结果已经很明显,早点放弃早点解脱吧。”
工作到手 甘当“逃兵”
已经毕业了的水淼(化名)曾经也是考研族中的一员。第一年考研失利后,他没有气馁,立马投入到了第二年考研的各种准备中。他的目标是南京大学的人类学专业,为此,特意在南大附近租了一间房,复习之外偶尔还去南大蹭专业课程听。为了寻找研友,他还在考研BBS上发帖征友。“害怕再次失败,第二次考研报的还是跟大学期间比较相关的专业,跨度不大,可还是有几门专业课没有学过的,复习到最后真的越来越没信心,太痛苦了。于是我决定不考了。”水淼说。而能让他放弃考研的最关键原因是心仪已久的一家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水淼告诉记者,他读研的初衷也不是说想做学问,最主要的还是增加就业的筹码,第一年,因为考研录取结束已是5月了,好工作错过了,毕业后就失业。再次考研,水淼变通了一下,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租在学校附近,跑招聘会方便,结果还真的找到工作了,考研是个未知数,当然要先工作,毕竟工作太难找了。”水淼说。
采访后记:与中考、高考不同,考研是成年人对自己求学和就业生涯的重新规划,因此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人弃考和试考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考研的新动向———降温、务实。
据相关人员分析,随着高校近年来对本科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加强,本科生在决定就业或考研时,更趋于实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开始倾向于尽快上岗,而不再盲目报考研究生。(
作者:邵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