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灵的天平失去平衡

来源:中国研招信息网  作者:跨考网 时间:2010-10-28 06:30:01
  •     核心提示: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东妇人煮肉,西妇人拾柴,本曾欢欣去,为何怨归来?”——一位本来高高兴兴地去拾柴禾的妇女,看到别人家的老婆在悠闲地煮肉,心理不平衡,于是愤而丢下柴禾,气恼地回家了。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西妇人”——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拿此事和彼事比较,拿现在和过去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差别,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心理失衡。
    
    其实,在西方心理学当中,是没有psychological balance(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心理平衡”一词可谓是中国人的独创;而心理失衡和心理平衡又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心理平衡”是指人们内心世界和谐宁静的一种状态,而心理失衡则是个体在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心理不平衡,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产生愤怒、焦虑、沮丧、抑郁、悲伤、不满、嫉妒等负面情绪;使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客观现实,不能正常地处理人际关系,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考研生活中的失衡百态
    
    出境人物:杨同学
    
    情景回放: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学校保研资格评分开始了。我和小萨都很有希望保研,而我的成绩一向比小萨好,所以感觉胜算比较大。然而没有想到是,最后竟然是小萨获得了保研资格。同学议论纷纷,说她的学生会干部身份为她增分不少。我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看见她就生气。
    
    心灵解读:能够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是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但这种“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在保送研究生资格的评定标准中,学习成绩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学生在学生会、社团组织、班级等活动中的表现也是相关评审部门考察的重要内容。部分成绩优秀但却较少或从不参加校园活动的学生将会错失保送资格,他们会感到挫折:“我每天刻苦学习,到头来还不如那些学习不如我的干部,真是太不公平了。”
    
    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人际沟通、组织策划等方面的能力,考察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而应该全面地提高和发展自己,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杨同学应该在调整自己的看法后,把心态放平静,积极地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去。
    
    出境人物:赵同学
    
    情景回放:我是一所地方院校的学生。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深造,我决定报考名校的研究生。初试成绩出来后,我兴奋了好多天,以为终于可以梦想成真……然而,复试的时候,我却被无情地淘汰了。导师选择了一位名校毕业的学生。知道这个结果后,我气愤不已,真想大喊一声:难道真的是名校学生宁有种乎吗?普通院校的学生就真的那么差劲吗?
    
    心灵解读: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平衡,重点高校集中了许多优秀师资,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和锻炼机会;而二三类院校资源却相对短缺。所以,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会在成绩之外的综合能力上反应出来,如对问题的判断、归纳总结等。
    
    导师选择学生,也有其自身的考虑:名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好更快地承担一些科研工作。赵同学在抱怨“出身问题”的时候,也不要忘了问问自己:如果自己在复试中表现得足够出色,远远超过了那位名校的学生,那么导师会忍痛割爱吗?研究生复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很公平的,不会因为个人的“出身”而否定你的能力。
    
    出境人物:郝同学
    
    情景回放:我是一名“贫困生”,每年我都要申请学校贷款,每个学期辛苦做兼职赚来的生活费,仅仅可以糊口。然而,在就业和考研的挣扎中,我不顾周围同学的议论,决定考研。我心里暗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考出好成绩。然而,当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充裕的钱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买各式各样的参考资料时,我有些发慌,也有些嫉妒: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出生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家庭里,有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却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心灵解读: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进行一系列的比较。遗憾的是,这种比较往往是在非客观的条件下进行的,绝大多数人在拿自己的弱势和人家的优势相比。家庭经济困难是暂时的,也是郝同学目前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他只看到了自己最劣势不如人比的地方,却没有看到自己的懂事、执著和坚强的一面。为什么总要拿着自己的不足去比别人的优势呢?每个人在付出努力之后,加减乘除到最后得到的总和现实是一样的。
    
    如果陷入这种比较,要学会勇敢地跳出这种思维的小圈子,从整体上来看待问题。人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受到许多社会因素和机遇的制约。每个人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郝同学应该承认现状,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自己经济暂时困难的事实,不要再在压力巨大的考研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也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羡慕和嫉妒别人上。为自己定好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们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
    
    出镜人物:张同学
    
    情景回放:我和小赵同时报考了本校一位导师的研究生,复试的时候,我表现得很好,小赵则出现了一些失误。可因为小赵平时就经常帮着导师做课题,与导师的关系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给了他公费待遇;而我却是自费。这年头,干啥都得凭关系,学得好不如和导师的关系好。
    
    心灵解读:众所周知,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本科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相关课题的完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和科研能力。在做课题、论文选题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为重要。尽管小赵的复试表现一般,但因为导师十分了解小赵的能力,所以给予他公费待遇,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择优录取的方式。张同学在感到不平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这种所谓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自己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获得。
    
    适度失衡是羡慕,过度失衡是嫉妒
    
    现实生活中,心理失衡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客观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待外在和自身事物的正常情绪反应。在考研过程中,适度的心理失衡有时候是一种动力,会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完善自我;但过度的失衡就是嫉妒。嫉妒烈火一旦燃烧起来,第一个烧着的就是自己。所以,要想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有“平常心”。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淡然地面对别人的成功;
    
    其次,要相信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公平的事情在所难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再次,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与父母或要好的朋友交流,将心中的不顺畅一吐为快,或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咨询与帮助。
    
    生命是一种平衡状态,我们必须保持这种平衡而不是打破平衡。所以,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精心聆听并呵护自己的心灵,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坦然、从容地走在考研路和人生路上。
    
    贴士: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了心理平衡的10条要诀:
    
    1、对自己不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实现,是自寻烦恼;对自己要求十全美,有一点瑕疵就会自责,也是自我伤害。把目标和要求限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自然会舒畅。
    
    2、不要处处与人争斗。处处与人争斗,会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3、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是人之常情。但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也不必大失所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
    
    4、暂离困境。受到挫折时,暂且将烦恼放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5.适当让步。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退一步,海阔天空。
    
    6.对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的时候,适当表示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   
    
    7.找人倾诉烦恼。不要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适当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8.帮助别人做事。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还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9.积极娱乐。生活中适当娱乐,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   
    
    10.知足常乐。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