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2011年考研学子,曾得到很多学姐学长的帮助,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很是感激他们,这篇文章的目的绝无炫耀的意思,只是想把大家吸引过来,从而与大家分享更多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是对那些学姐学长的感激的一种传递吧。所以说大家可以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与学姐学长联系交流。
考完研我就尽情放松了一个假期,没多想自己考得上还是考不上,因为自己该做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上天是否认可了。当出分的那一刻我觉得这分数好高,可能我预期没有那么多吧,后来仔细一回想,自己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吃了好多苦,忍受了很多,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回报吧。
英语政治是门票,专业课才是考研高分王道
纵观我的整个分数排布,英语和政治过线还多一点,平均线附近那样吧,我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我主要是专业课比较高。这个结果是有原因的,是与我复习的时候的时间安排相关的。总体说来,我个人有一个理念,也许很不成熟吧,我觉得英语和政治像是决定你能否进入电影院一张电影票,而你的专业课则是决定你能否做个很好的位置,当然这里是说英语和政治是后盾是保证,而专业课则可以成就一个高分。
关于政治和英语,我报了个辅导班,主要学会了复习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报一个班的,这样就省去你挑选资料的时间了,并且是你的思路很清晰,每一个阶段该干些什么都很明白。这就像是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辅导班就像一个师傅,告诉你该怎么做效果更好,但最后的成效有多大,还是看你领会了多少,修行得到不到位。就我感觉来说,这是我取得高分的保证,让我英语政治很不错,不属于那么惊险的,让我省出来更多时间和精力能用于更值得我研究的东西上。
择校择专业要尽早
去年暑假的时候,通过各方面了解我选定了将要考取的学校,也查到了专业课指定的书目。这里我要说的是学校最好尽早定下来,这样你就知道考什么科目和书了,心才能定下来进行复习。如果专业课书在市面上很难买就在网上买,准备一个笔记本。关于网上卖的专业课复习资料,什么笔记,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买。如果你觉得非要想买的话,可以买一些在那里上的研究生师哥师姐提供的资料。如果说什么学校都有,什么专业都有,有笔记,复习题,讲义什么的,那么他们的目的就很明确是专业为了赚钱的。
复习规划很重要,就像地图
我主要想谈谈我专业方面的复习。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大体的思路与规划,不能盲目的下手,大致想想自己要看什么东西,指定书目要看多少遍,每一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自己要达到什么什么样一个效果。然后,在每一遍的复习中我们都要力求精细,尽量最大化自己的复习效果。在这里我只想让大家心目中对怎么规划有一个思路,具体怎么操作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这又是我的又一个理念,别人教的曲子也许能唱得,但唱不好。我们要动脑筋,要从别人的成功中思考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历年真题必不可少,知己知彼战无不胜
必备的专业课复习资料是所考取学校的历年真题(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十年以上真题,因为十年真题几乎可以涵盖所有要考的知识点),专业课课本,根据科目的需求或许需要一些论文或者与实事相关的资料。
考研整体复习时间安排 计划值千金执行价更高
英语
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所以越早下手越好,自打决定考研那天起就不能落下,及时基础再好也不容忽视,至少要见过真题,按照严格的时间做过真题,一词多意的常见词越常见越危险,所以不一定要去背那些生僻的但是常见的要记全。
政治
跟着老师走一边基本就没什么太大问题了,熟悉考点,学习答题技巧就ok了,当然如果能热爱这些创造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是无敌的。
专业课复习时间安排:我专业课分为三个阶段,整体上可以说复习了四遍,时间大致如下:
8月——9月中旬:第一遍整体了解,全面复习阶段;
9月中旬——10月底:第二遍真题分解,重点掌握阶段;
10月底——11月底:第三遍总结重点,为记忆背诵总结精华;
12月到考试前主要是背诵记忆,尽可能把这些知识点牢记在心。
每一遍的主要侧重点:
第一遍一定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因为是跨考,专业课我基本没学过,所以第一遍最需要耐力了,一定要非常全面的进行每个知识的理解贯通,当时我看了好几本比较权威的书,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把每一个知识点变成一个个问题总结出来,这是按照课本顺序的第一遍总结,一定要全面,每一个知识都要顾及到,这一遍不用太研究真题,注重理解,对整本书的大概情况,对所有知识点都有了解和一定的认识。一定要坚持和总结,不能怕累,也不能烦,当这一遍完成时,你的本上应该有每个知识点的比较全面的总结(当然有些科目的书写量很大,不适合每一个题的题目和答案都写在本上,这时你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你要提问的问题标在一段的边上,把答案有几点用特殊的笔和符号标清楚,但我建议最好能总结到本上)。这一遍的效果是把所有知识点都过一遍,理解一遍。
第二遍主要是还是按章节依次进行研读,但这一遍要结合真题,研究真题在每一章所占的比例,将真题分解,再仔细的看一遍,对真题考察过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并尽可能把真题的答案按照自己理解总结出来。这一遍达到效果是心里大致知道哪一章很重要,哪一节考的机率很大,每一章一般都以什么方式考察,并且对重点章节加深了印象,能对整本书的结构比较了解。
第三遍对真题进行深入研究,据我研究发现不同的科目考察规律不太不一样,有的学科知识点比较少,考试时考察重复知识点的概率很大,有些学科可以考察的知识点很多,所以会故意避开往年所考知识点,有些科目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还有一些与事实结合的很紧。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要有的放矢,在第二遍对真题有了大致的认识后,我们心中大概就有了对各科目特点的定位,下面就每一类,谈谈该如何应对。
重复考察类:这种的科目的特点是不管是什么参考书,讲的大概内容都差不多,可考的东西还是挺固定的。这种科目的应对方法是一定要把真题所考察过的所有题目的答案总结成一本小精华,并且对所考察过的知识了如指掌。复习第三遍时先把重点考察的章节掌握,把考过的知识点都牢记在心,等掌握了重点之后,我们心里有了底气,再对其他地方进行掌握。这里还要说的是,只掌握重点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自己心目中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从自己认为最重要到重要到次重要甚至是不太重要,因为得看自己的时间来定,想要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但这个顺序不能乱。
不重复考察类:这一类的特点是可考察的知识点很多,一章就能考个十年八年不带重复的,并且你们学校年年出题虽然有一部分重复的,但还是很喜欢避开前几年考过的。这样的科目首先把真题上的题目都掌握,把每一章已考过的做上记号,考的次数越多,记号越多。把所考的掌握了以后,一定还要高度重视没考过的可能考成题的地方,把还没考过的知识也作为重点复习。
重点考查课本类:如果一个科目很注重考查课本,那么就以课本为重点进行复习,稍微结合点热点即可。
结合时事类:有的科目考察与实事结合很紧密,所以要多多关注近期的一些大事,尽量多思考它们与所学学科的结合点,那些既重要又能与时政结合的知识考察的机率会很大。关注热点可以多上网看看,必要时下载一些论文,看一些报纸,这些对自己拓宽思路还是有帮助的。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认为无论考察的题目多么灵活,看起来多么不贴近课本,课本都是一个纲,都是我们的根本,我们绝不能把课本扔了只顾着去查资料。就这么说吧,如果你实在没时间的话,你可以不下载论文,不过多的关注其他的,但课本一定还是要好好看看的,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当然在实际中,一个科目常常具备好多特点,我们要认清每一个科目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其实这一边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出来一个适合背诵的精华。这个精华要尽可能的全(知识点全,答案要点全),准(答案精准)。
到了12月就基本进入了攻坚冲刺阶段,前20天把所有知识识记一遍,整本书的知识架构牢记在心,一定要沉下心来,不急不躁,一点一点制定好计划并且去认真实施。背诵时一定要采取反复重复式,今天在背诵新内容前把昨天的内容在熟悉一遍,尽量把知识多熟悉几遍。我都是归类检验,比如今天记了几个名词,我就会只把题目写在本子最后几页的背面的名词解释区,第二天我就从第一个名词解释开始回忆,如果有哪个忘了就赶紧翻看,有的名词一看就背了好多遍到了想吐的地步时,就可以放过它了,要不明天还得接着重复。对于简答照样这样,对于大型的论述题,总结的答案一定要尽可能的全,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住有几点,每一点的主要意思是为了表达什么,实在不能用原话表述也没事,但大概意思一定要写对并且点要全。整个记忆过程很痛苦,一定要坚持下来,记忆时可以动动笔,也不太建议大声背诵,宜以默背为主,多思考,把主要关键词记清楚,而不是完全死记硬背。
最后还有将近半个月,当我背完一遍时,发现前面有好多知识又忘了,别害怕,这时我们就用最快的方法来让我们回忆,把真题当成从没做的卷子开始做,看一道题就开始回忆,如果不太熟悉就再背一遍,如果涉及到什么知识我们就再搞一遍那个地方,用一个题带动一节甚至一章的回忆,每一章每一节讲的是什么,哪个地方考过,哪个虽没考过但可以考成一个题,再认真思考记忆一下,这样的过程大约需要一星期吧。最后几天就可以从书的第一页开始再认真看一遍,把认为可能考的地方都背一下,还可以通过看自己的本子最后那几页按类的归纳的题目结合自己总结的精华背一些重点,看一下论文什么的,我希望专业课在考前那两天不要太放松,还要重复背诵,多看。
我觉得我专业课之所以可以考的比较理想,总结成几个字就是:深究真题,得其规律;严密布防,疏而不漏;理解记忆,善于重复;心态平稳,坚持到底。
其实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也曾一度失落,也曾一看书就想呕吐,也曾眼睛疲劳到恶心,也曾连哭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就是一个简单信念的使我一直在坚持,那就是相信自己,痛苦只是暂时的,坚持到最后的人必定会有所收获,但假如现在就放弃现在就得宣告我失败了,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我觉得我专业课方法适用于那些背诵性科目的专业课的。理科性质(物理化学等等)的科目大体适用,但每一遍的具体任务可能会有所差别。所以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