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困境中彼此谩骂,对突破教育困境毫无价值和意义。
有媒体报道,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比去年下降4万,但还是维持在172万的高位。央视新闻报道了考研的“盛况”,并再次关注部分考研率高、被舆论称为“考研基地”的学校,并由此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口水仗。
客观而言,央视的报道主要基于这些学校考研率高的事实,可是报道出来后,却引起被点名的“考研基地”学生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考研是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无关,对此冷嘲热讽是对他们付出努力的漠视。
央视的报道,为何会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反弹?说到底,媒体质疑的是“考研基地”,而非考生的个体努力。但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对报道不满,是担心在接下来的考研复试,以至未来的研究生求学、就业中被贴上标签,遭遇歧视性对待。一位媒体记者告诉我,多年前,曾有一篇针对“考研基地”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而那一年的考研复试中,来自所谓“考研基地”的学生,有不少考试分数很高,却在复试中被刷下来。普遍认为,这与媒体的报道有关。进一步延伸下去,则是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追查应聘者的“第一学历”。
质疑学校,却变成“误伤”学生。何以如此?首先,研招单位肯定有问题。他们不是按面试评价标准对入围考生进行客观评价,而是给学生贴上身份标签,认为凡是来自某校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据笔者所知,有的研招单位,内部还有“考研黑名单”,针对的就是一些著名的所谓“考研基地”。当然,这有可能是研招单位结合多年招生经验,对来自某些高校的毕业生素质的总体判断。但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出发,不能就此给其他学生贴标签,作简单归类,而应针对个体进行评价,这既是对学校负责,也是对个体负责的态度。招与不招,考生们说了不算,他们只能希望媒体、社会舆论不要“火上加油”,别让自己辛辛苦苦考出高分,却倒在复试中。
其次,被公认为“考研基地”的学校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办学理念。一直以来,这些学校都在为学生的考研率高而自豪。毕竟,相对于一些教育空心化的学校来说,重视考研的学校,还是对学生的教学比较负责的,学校的学习氛围也相对好。而且从目前的办学环境来看,二本、三本院校获得的资源少,生存空间比较狭窄,学校和学生把考研作为出路,有现实合理性。然而从长远看,二本、三本院校必须给所有学生提供更有质量的大学本科教育,踏实做好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技术人才和职业人才培养,这才是真正的办学出路。
再其次,一些二本、三本院校走上应试道路,也和社会整体对人才的单一评价机制脱不开干系。
总体来看,对“考研基地”的报道既没有推动教育改革,也没有触动被质疑为“考研基地”的学校,却由于高校招生中的学历歧视、身份歧视,成为“伤害”学生的利器——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回到教育常识中来。不促进学校转变教育理念,不监督政府部门履行责任,不努力去推进改革,却在教育困境中彼此谩骂,对突破教育困境毫无价值和意义。这只会让本来清晰的问题解决路径复杂化,也会导致个体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承认身边不合理的、不合法的教育现实,不是把每个人的权利保障置于法律底线之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