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通知,指出今年计划招生60.8万,其中博士生6.9万人,硕士生53.9万人。对比之前2012年51.7万人的研究生招生总数,此次招生规模实现了大幅跃升。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因为今年增加了专业型硕士比重,而不再仅仅注重学术型硕士培养。
另外,通知中有关“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坚决限制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不足的招生单位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内容也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在各学校陆续进入研究生复试阶段的关键时刻,这样一种信号的释放,到底暗含着怎样的导向作用?
让市场成为人才培养的调节棒 参加过多年研究生工作会议的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高文首先指出,这是与市场接轨,动态调整的良好契机。
高文告诉记者,之前中国实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每个学科每个专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并不是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而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各学校在上报招生计划时,基本也是沿袭之前的招生计划,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举例来说,前些年计算机专业招生5万,历史学也招5万。这种分配是不合理的,因为历史学相关岗位没有那么多,不像计算机有对等的需求市场。另外比如艺术门类也存在招生过多的情况。”在高文看来,这是一个需因材施教的门类,导师一对一授课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而非盲目扩招之后一个导师面对几十号人的大班统一授课。
随着社会进步开放和教育观念的多元发展,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观,“市场”在合理调配人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计算机、金融、国际贸易专业比较热门,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倾斜调整。”
“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跟市场平衡对接,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求得一个动态平衡,供求平衡,这是对教育资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也是对学生负责。”高文对“限制政策”表示认可。
招生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不断上扬的招生数字是否代表着愈加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否意味着更多的人才储备和广泛而平等的就业机会?对此,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有自己的看法。
“从数字上来看,我们的招生规模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这与国家加力教育投入、推行人才战略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我认为,并非一味增长就是好事。”
在程曼丽看来,宽口径为更多向往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通道,但是他们毕业后是否都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目前高校人才输送形势从供不应求,转为求大于供,如果没有相应的接收单位和社会资源与之配套,这是不合理的。严重者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数字跃升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在这个意义上,她认为,在此次计划中提到的“控制招生规模”,出发点和方向都是对的。但同时她也谈到,其实之前的招生计划也多次提到了同样的问题,如在2012年招生计划中,原文亦指出“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说明国家对教育事业可能存在的隐患已有先见之明,但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犹待解决:
第一、到底哪些学科是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哪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这需要进行一个长期、周密的社会调研过程,重要的是以数字和事实说话。
第二、在详尽调研之后,需要对部分专业学科的规模加以控制,那么我们是否有具体详实的落实政策,奖惩规定?是否有可靠细致的推进计划和考评标准?还是只停留在文字和口头功夫?
关于这一点,在今年3月份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表示,今后教育部将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指导研究生的限额,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也将从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同时特别提出,要“更加关注研究生毕业以后的职业发展情况”。
“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建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这是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状态。”程曼丽总结道。
日记者还致电各高校研招办,想从具体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口中探得此通知对具体工作的影响和指向意义,但老师大多都表示不方便发言,态度极为谨慎。(记者:周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