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硕士开店支摊卖烤鱿鱼(图)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网www.eduyz.net 作者: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3-05-04 08:59:48
  •     核心提示:


  昨日傍晚,苏祥林、王帅、王聪(从左至右)装束整齐开始营业。本报记者闫文青摄

 

  抬来鱿鱼、摆好料,三个年轻小伙戴上口罩、穿上围裙,站在烤架后,开始正式营业。有路过的上前买了几串,“觉得怎么样啊?”看着顾客吃完一串,其中一个小伙询问顾客。“还不错。”顾客评价道。
 

  这个离西安邮电大学雁塔校区门口几十米、门面还不到3平方米的“研究生烤鱿鱼”店开业才一天就火了,原因很简单,从烤架后面墙上挂着的红牌子上就能找到答案:三个“老板”都是硕士研究生!
 

  开业仅1天就引发网友关注
 

  “地方太小了,随便坐……”面对突然到访的媒体,24岁的王帅有些手足无措。和他一样,另外两位“老板”王聪和苏祥林也觉得很意外。
 

  其实,这家“研究生烤鱿鱼”小店才开了一天。4月30日晚上,经过三四个月的争取和准备,小店开张,有食客觉得新鲜,“采访”了三人并发了微博:“店里三个人清一色的2013级研究生。”很快,“研究生烤鱿鱼”就受到了网友关注,褒贬不一。
 

  对于“2013级研究生”的说法,王帅专门更正:他和苏祥林是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2012级研究生,王聪则在今年初考上西安交大机械电子专业硕士研究生,9月开学。
 

  店面虽小,但有自己的LOGO,是个戴着硕士帽的卡通人物,设计者是王帅,“这个形象是我灵光一闪想出来的。”
 

  上学不拿家里钱想干点正事
 

  山东泰安的王帅原来比苏祥林大一级,2010年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年,因为不满足于现状,又去考研,和苏祥林做了同学。而苏祥林和王聪都是山东宿州人,是高中同学。王聪去年年底来西安后,通过苏祥林认识了王帅。
 

  两年前备考时,王帅租住在东郊,楼下有个卖烤鱿鱼的师傅,他吃过后觉得味道不错,就向对方讨教。那位师傅一看是大学生,也乐得传授些挑原料、调酱、烤制的手艺。而卖烤鱿鱼的念头,王帅今年初就有了。他说,自己家境比较困难,父母都六十多岁了,读研的学费是他办的贷款,生活费是做家教一点点积攒的。“我上学时给家里说‘不拿家里钱’。”他觉得,平时学习不忙,与其像很多学生一样上网、打游戏、睡觉,不如干点正事。
 

  今年4月,他和苏祥林、王聪在校门口租了一个门面,不到3平方米,每月租金1000元。说是门面,其实更像是旁边饭馆隔出的隔档。接着又在百米远的红专南路租了一个待拆的旧饭馆用来穿鱿鱼。小店的前期投入一共约1.5万元,王帅投了7000多元,大多是他攒的,还有不到2000元是借的,王聪的“入股资金”是剩下的生活费,苏祥林的钱多是父母给的。
 

  晚上烤鱿鱼至少准备三小时
 

  鱿鱼是从白家口的市场买的。三人中,王帅负责烤鱿鱼、调酱,“才一天,我胳膊就酸得不行了。”苏祥林、王聪负责剪、洗、冻、穿,准备工作至少三个小时。
 

  3元1串,营业第一天,盈利百元左右,三人比较满意,“时间仓促,只准备了120多串。”昨日,他们准备了300串。在穿鱿鱼时,王聪、苏祥林拿出挂着冰碴的鱿鱼,剪开后穿在木钎子上,穿几支就撕些卫生纸擦手,“太冷了……”王帅则赶到西八里村的同学租住房,调制烤鱿鱼用的酱料。
 

  看着穿得差不多了,苏祥林来到小店,开了卷闸门,打扫卫生,支起烤架。
 

  在三个研究生忙着搬鱿鱼、开火时,不少市民都停下脚步,或拍照或议论。“找不到工作吧,要不干这个?”两位过路的老人以为三人都已经毕业了,感叹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也有人忍不住上前,看看三人挂在墙上的“简历”。很明显,人们对“研究生烤鱿鱼”更多的是觉得新奇。
 

  在西安邮电大学门外,记者遇到了两位老师,对在校生卖烤鱿鱼,她们只说“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并不愿过多评论。该校管理工程学院的几位大学生也是意见不一。
 

  在小店筹备的过程中,王帅和苏祥林的学长田科一直在帮忙,“他们不容易,四处跑着办证照,吃过闭门羹,也因为学生的身份受到过照顾,体会到了社会的冷暖,这对他们以后肯定有帮助。”
 

  对话
 

  生意好的话,毕业后或许继续卖烤鱿鱼
 

  由于忙着准备晚上的生意,记者只能在他们忙碌的间歇与他们聊聊。
 

  华商报:你们开店,老师同学知道吗?
 

  王帅:导师不知道,等店走上正轨得找导师聊聊。同学知道的不多,碍于面子,都不说啥,我想肯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前一晚,有不少同学来捧场。
 

  华商报:家里人的态度呢?
 

  苏祥林:知道,不是很同意,反正意思是不能耽误学业,王帅在上海当老师的女友很支持他。
 

  华商报:每天花这么多时间,不会耽误学习吗?
 

  王帅:对学习还是有点影响,得合理搭配,挤时间。研究生平时课少,谁有时间谁干,目前王聪还没开学,一天都可以盯着。
 

  华商报:毕业的时候,如果生意还好,怎么和专业进行取舍?
 

  (三人相互看了看)苏祥林:毕业还有两年多,再看发展,好的话,可以继续干这个……年轻时应该多吃些苦、多经历些,有些人观念转不过来,觉得读书人做这个不体面……
 

  华商报:听说过陆步轩吗?
 

  苏祥林:陆步轩是谁啊?(记者刚一提北大,他立即反应过来)哦,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才子!
 

  华商报:你们觉得和他有什么相似的和不同的地方?
 

  苏祥林:相似的地方,说句可能有些自负的话,我们都是学历比较高、但从事外人看起来不上场面的工作;不同在于,他是毕业后专职,我们是在校兼职。
 

  华商报:网上对你们有鼓励,也有反对,还有人说你们是在炒作。
 

  苏祥林:啊?我们哪有资本炒作啊?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做成,心里没底,就怕失败了让人家笑话!
 

  本报记者宁军
 

  网友观点
 

  质疑
 

  cchaoq:在专业上多下下工夫,珍惜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吧!
 

  xzt8899:到底是择业观的改变,还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支持
 

  小胡子女人:研究生和烤鱿鱼不都是生活经历嘛,哪个不都是一辈子的事,有什么不妥?
 

  已然如是805: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学历,关键看自己想要什么,顺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下去,挺你们!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