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设高校就业排行榜 未就业大学生不发失业保险金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代表座谈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拟建立在京高校的就业排行榜,以达到引导专业合理化设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提出,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还要考虑长远。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孟宪苍透露,在近期北京市的就业促进会议上,丁向阳副市长表示要建立高校就业排行榜,以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促进大学生就业。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排行榜不仅针对北京市市属高校,教育部部属的在京高校也考虑纳入其中。排行榜拟作为招生、专业设置的依据之一,也是调整就业政策的长效机制之一。
会上,多名来自高校的代表表示,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调整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和招生结构才是治本的办法,扩招也应该慎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成在讲话中也提到,他参加研究生答辩时发现,某学校一个专业6个研究生,有5个尚未落实工作。
此外,此前有消息称,北京市将对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发放失业保险金。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市人保局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北京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本市只有针对困难家庭学生的低保。有代表提出,就业政策既要促进大学生就业,但绝不能“养懒汉”。(记者郭爱娣)
■高校反应
须先解决3大问题
某高校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做好排行榜需要很复杂的过程,有三点问题必须先得到解决。
首先,这个排行榜要怎么样来排。如果只注重数字,而没有质的衡量,就没有排行的必要了。比如,吉利大学几乎每年的就业率都是100%,如果单纯比数字的话,北大、清华都不一定比得过。因此,要列榜就要分门别类,而且要把质的因素加入进去,否则与目前高校在就业上更注重“人职匹配”这种质的追求相违背。
其次,官方统计的就业率只有初次就业率这一个数字,这个数字的提交是截至每年的8月31日,“9月1日找到了工作,也不算数”。但有些毕业生要出国,而国外学校9月才会发录取通知书,因此就业率会受到影响。另外,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需要等证书才能就业,也会影响到就业率。因此,如果排行榜是基于目前这个时间点统计出来的数字,就很不科学。
第三,目前外地生源毕业生和北京生源毕业生在京就业政策是不一样的,外地生留京是有限制的。这导致外地学生和北京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态度也不一样。许多北京生源多的高校就业率都偏低,因为北京学生并不着急找工作,而外地毕业生却正好相反。所以,要保证就业率的科学性还要先确保政策的公平性。 (记者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