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马哲复习要点归纳

来源: 作者:人民网教育 时间:2008-11-17 12:07:12
  •     核心提示:

    10.历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有其社会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依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4)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
    
    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
    
    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此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2)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2)表现在:
    
    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
    
    (1)区别:
    
    ①文化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②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
    
    ③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一切成果。
    
    (2)联系:
    
    ①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②文明是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总和。
    
    ③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是统一的、一致的。
    
    "三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关系
    
    (1)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①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②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③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三.人的问题
    
    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1)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4)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5)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6)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相关辨析题除了提到"人的本质"就回答这六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们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3)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4)人们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5)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答题点:回答党群关系的题目时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3)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②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5)人的价值最基本的关系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
    
    
 
             【1】 【2】 【3】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