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备受质疑 又遇"延期毕业"困扰

来源:中国研招信息网www.eduyz.net 作者:文汇报 时间:2013-01-30 08:40:35
  •     核心提示:
硕士、博士研究生,这群站在大学生金字塔顶端的高材生,如今正因“严进严出”这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转变,遭遇“延期毕业”的“共同的烦恼”,就业去向、国家补助、“面子问题”等压力随之而来。
  上海交通大学沈文忠教授认为,研究生的毕业时间应该尊重导师意见,以研究生自身的科研成果和能力达到要求为准。端正科研态度,勤奋努力是完成学业的关键。不少高校也在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做出新的探索。

  五成博士生毕业延期
  今年已经博三的于彤(化名)是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她最大的担忧在于“是否可以按时毕业”。她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能够如期毕业的博士生“凤毛麟角”,“在学院,跟我同届的博士生有20多人,目前听说导师允许6月份答辩的不超过5人,那些表现很好的学生最早也要9月或者12月份才能答辩。”
  和于彤有着同样困扰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臣(化名),他告诉记者,研究所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博士不能如期毕业,有的确实是因为科研水平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博士毕业标准,但也有达到标准仍被导师“扣留”的学生。这让低年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诚惶诚恐。
  与理工科专业博士相同,文科专业博士也有延期的担心。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张晓晴(化名)告诉记者,博士生在原有3年制培养计划下,约有90%的人需要延期。2011年起,历史系将博士学制改为4年,情况才有所好转,延期比例下降到20%-30%。但与理工科博士“被延期”不同的是,大部分历史系博士生都是主动要求延期毕业,比如因为读博期间出国交流,回国后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够。
  “延期毕业”的现象,现在也逐渐向硕士研究生蔓延。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叶钢(化名)去年3月收到一份咨询公司的录用通知书,谁料5月接到导师的通知,要求他延期毕业,理由是“所从事的研究不够完善,不全面,没有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叶钢说,除了他,同一课题组的其他三名硕士研究生也全部被要求延期毕业,原本找好的工作全都打了水漂。

  “被延期毕业”压力大
  不能如期毕业,给大部分研究生带来了心理和生活上的担忧。除了可能丢掉原本已经“到手”的工作,被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都不再享受国家补助,部分高校学生宿舍也要重新申请。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化学博士研究生的毕业标准是至少发表三篇SCI学术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交大太阳能研究所的要求是发表两篇B类SCI文章并完成毕业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据了解,在高校制定的研究生毕业标准基础上,各个专业乃至导师会根据专业具体情况“抬高”对于研究生毕业的要求。
  “被延期”,还会让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同学感觉“丢面子”。“从小到大我都是众人眼里的高才生,一想到可能会延期毕业,实在没有勇气跟家人讲,他们也不能理解。”刘臣告诉记者。有“延期毕业”的压力,尤其是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标准的研究生。被延期的学生,对导师的怨言随之而来。“科研成果著作权、实验室经费的分配……”诸多细节成了激发师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延期毕业”,谁之过?
  硕士、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于彤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博士生并不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而选择继续深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本科毕业时还没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同时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读博。“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博士浑浑噩噩读了两年,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此时放弃又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混个学位。”
  在理工科的实验室里,大家一致公认地称导师为“老板”。这个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工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每天在实验室里帮助导师做课题,导师每个月按照情况给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这种关系,更像是工厂里的雇佣关系。”刘臣说,很多学生认为跟导师沟通是“不可能的”,他说“这就像一个在饭店端盘子的服务员,根本没有资格跟老板提出异议。”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采取的是弹性学制,“延期毕业”说法的合理性还有待商讨,在允许的年限内拿到学位都是正常的。在国外,研究生毕业唯一标准就是导师的认可,而在国内,还需要同时达到学校为研究生设立的“最低标准”。随着国内对于研究生教学标准的提高,导师对于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更加严格。“针对不同学位需求,导师会提出不同要求。这是好事,说明国内研究生培养正在同国际接轨。”沈教授说。
  据悉,目前各个高校也根据学校和学科具体情况对研究生学制做出探索。以复旦大学历史系为例,不仅将博士研究生的学制由原有的3年转为“默认的”4年制,即3年可以完成科研任务的学生可以毕业,即使要继续进行第4年的研究,仍然可享受国家补助。据了解,从明年起,历史系对博士发表论文的要求也从“三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削减到两篇,“这样大部分博士生在规定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应该比较容易了。”
  同济大学化学系学工部老师丁奇告诉记者,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数量,“如果博士生迟迟不能毕业,那么导师招收新生也会受到影响,不会出现导师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的情况发生。”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