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80年后第2次设国学院 不招收本科及研究生

来源:中国研招信息网  作者:中国周刊 时间:2009-12-18 04:01:41
  •     核心提示:

谁让幼儿园也热衷国学

虽然办国学院的思路不同,但人民大学的的袁济喜和清华大学刘东,都承认目前社会上的国学热的确对国学院的成立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刘东分析,之所以说上个世纪80年代建不了国学院,是因为那个时候通常都认为国学和当时全力追求的现代化是对抗的,对国学都持批评和歧视态度。但是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却又发现,全世界任何一个有儒家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地方,经济都是蓬勃发展的——“亚洲四小龙”,日本,印尼,新加坡……

中国却把这些边缘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日显,人们开始想问为什么,于是开始找传统文化,找到国学。

自国学研究院挂牌之后,刘东成天接到一些电话,要求和国学研究院合作,推广普及国学。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园长打电话给刘东,希望国学院的教授能到幼儿园去给孩子们讲讲国学。

这让刘东很烦恼,虽然他一口拒绝了幼儿园的邀请,但民间各界表现出来的国学热,让决意把清华大学国学院办成高端国学交流平台的刘东都有些招架不住。

近两三年,国学研究院要以传承老清华国学院的文化精髓为中心,当年国学院的导师和高足们的各项学术成就,首先就成为新国学研究院要着力去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重点,包括他们的各种著作和遗物。

但民间的国学热简直是“摧枯拉朽”,最近网上有拍卖陈寅恪手稿的,标价是250万元,按照刘东的估价,实际价值是100万。要做陈寅恪的研究,这些资料当然是尽可能收集,可如果有人知道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参与竞价的话,估计价钱肯定又不止250万元了。

尽管如此,刘东还是觉得,高校的国学院还是应该要警惕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学热庸俗化的问题。“国学本来是关乎学术的,学术本来就是寂寞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乔装打扮成国学家,搞大师班,随便就给人上课,商业利益驱动啊。”

袁济喜并不认为向更多的人推广普及国学不好,11月底,他本人也要去扬州给当地工商局的人做讲座。“只要是有益于推广和普及国学,我们都会尽量去做。”

人大国学院甚至不排斥和一些儿童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国学基础教育,而且,这样的合作已经展开。从2006年开始,人大国学院已经和一个儿童教育机构合作展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今年六月,他们又宣布和面向中小学生的《小作家报》合作,推出《国学》版面。

马强才认为,人民大学选择这一条路子也是有着深刻时代背景的。国学热起来,除了民间自发地去对照,寻找自己更愿意接受的民族信仰和自信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高层的重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马强才记得很清楚,2002年,正是他考取了古代文学硕士那年4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工作,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并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世纪创造新的成就,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当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由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清史研究所合并成立的新学院,集中了中国人文学科中许多权威、泰斗级人物,也是人民大学几十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和学术成果的资源整合。200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高校率先建立了孔子研究院,专门从事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并着手准备编纂全景式反映传统儒家思想《儒藏》,《儒藏》专门整理几千年中浩繁的儒家文献。

接着是,教育部从2003年起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开始实施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每年评审立项40个,到2008年重大攻关项目累计设立235项。《儒藏》工程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教育部先后为《儒藏》工程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

再接下来,按照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当时的说法,在“2004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对于清华大学这次重建国学院,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已是大势所趋”。陈来自己也认为: “清华资源和这个品牌就放在那,不用这也是一种浪费”。但是,他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事实上,从20世界90年代前期的所谓‘国学热’,到今天的真正的‘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推动都不大。”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