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结构中的学科专业结构,也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目录的管理、学位授权点审核、招生计划配置等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诸如专家评议、限额控制、分数线控制等措施,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干预,但一个学科需不需要招收培养研究生、需要招收多少研究生,不论在国家宏观层面还是在学校的微观层面,都是一个争论不息的敏感话题,其结果往往是增加容易减少难,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学校这个微观层面,缺乏一个理性、有效的调整机制,宏观调控政策由于缺乏微观基础而难以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培养机制改革为学校层面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起“一主一辅”两个调节手段相配合的调整机制。在这两个调节手段中,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决定其研究生培养规模是主要调控手段,学校根据学科发展战略需要对某些特殊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采取倾斜扶持是辅助调控手段。
由于强调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新的培养机制有效调节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现有培养规模中的其余部分,以及现有培养能力的剩余部分,将逐步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研需求较小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甚至可能将其主要培养能力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将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是培养机制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目标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过程,是一项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培养的科研主导机制,将在微观层面使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向其优势学科集中、向高水平的科研任务集中,在宏观层面使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以及企业立项开展的重大开发改造项目相匹配。国家的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在学科结构上将能更好地协同配合,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有了更充分的保证。
四是培养机制改革将成为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涉及培养单位的招生、培养、学生管理、导师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机制的改革,将全面带动培养单位人事、科研、财务制度的改革,这将是一个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个核心,明确导向、统合政策、理顺机制的过程,对于各培养单位进一步确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对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招生计划分配、招生政策和招生工作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适应培养机制改革需要,围绕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这一核心目标,对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比如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就重点推动了一项制度创新,就是要求改革的学校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创立该基金的目的,就是统筹使用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中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部分经费、单位自筹经费以及其他渠道投入的经费,用于扶持资助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暂缺经费的研究项目,以及为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而需要加强或发展的学科,如人文、基础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基金的使用也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指导教师申请、专家委员会评定。基金资助的项目资金应优先用于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所需开支的各项经费。
记者:据了解,有的学生和老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不十分理解。有人将改革内容总结为“三个多一些”,师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能不能这样说,改革的基本思想就是围绕“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这一核心,“学校多出一些,教师多筹一些,学生多得一些”?另外,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现在已经实施改革的学校的主要改革措施?
杨玉良:实施改革学校贯彻了关于培养机制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这一核心,普遍实行了下述一些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强调科研主导。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学科和导师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和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2.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力,实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