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会打针、发药,到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药、打这个针;从简单的“打屁股针”到打入人体深处静脉的PACC置管技术……随着护理理念、护理技术的发展,今天的护士不再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职业。5月11日,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部分医院和部门,感受到广西护理事业发展前行的脚步。
“高学历”护士出现了 “护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护士?有啊,我们还有研究生学历的护理人员呢。”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护理部,听到该院儿科护士长韦琴这样的回答,记者有些吃惊。还在前几年,不少医院才开始招聘本科学历的护士,没想到只隔了四五年,拥有护理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护士也出现了。
“广西医科大学从2006年就开始招收第一批护理专业的研究生了。”韦琴告诉记者,第一批研究生早已毕业,现在医院里,大学本科毕业的护士已经占了不小的比例。她所在的科室有100多名护士,如今只有两名是中专毕业的。而该院护理部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在该院1700多名护士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5%,其中还有两名硕士专业护理人员工作在一线。
“我们医院1000多名护士,其中大专毕业的占58.4%,大学本科以上的占32.4%。”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陈美芳介绍说,在该院,高学历的护理人员占据了大壁江山。
韦琴、陈美芳都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从中专毕业,随着时代要求的提高,自己经过努力,又上了大专、本科,在她们的印象中,过去的医院,护士的学历以中专为主,直到前几年,护理队伍的学历结构才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面手”的修炼史 记者从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了解到,从2009年至今,从该院毕业的护理专业研究生已经有26名。也许有人会疑惑:“做护士,有必要有那么高的学历吗?”
“以前我们上中专,学的东西十分简单。”回忆往昔,陈美芳说,中专毕业分到医院后,护士们只能根据医嘱打针、发药,可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药,这个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出现副作用后该如何应对,一概不知。
“现在这样就不行了。如今的护理工作,已经从过去的功能制模式转化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韦琴说,在过去打针的护士只管打针,发药的护士只管发药,而现在是“承包到人”,一名护士规定要管理6~8名病人,不仅要管病人吃药、打针,还要懂得用药原理,药物副作用,出现不良反应该如何救治。此外,还要了解病人的病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护理及帮助。病人出院后,还要跟踪回访,给予护理方面的指导。
不仅护理的模式改变了,护理技术和工具也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在本科学习到的很多理论,对理解或指导实际操作很有用处。”韦琴举例说,护理专业有一个“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谈到人有几个层次的需求:比如一个重病人,他刚到医院的需求是把命保住;病情减轻后,就会对就医环境的整洁、安全有需求。因此,她理解了为什么病床的床单要洗得干干净净,整理得平平整整,“如果是一床脏兮兮、皱巴巴的床单,病人一定会没有安全感”。
而护理工具的进步,也使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过去打针,不过就是肌注和输液,现在很多住院病人使用的是留置针,只需要扎一针,输液完成后保留针孔,留待第二第三次输液,就不必再次扎针了。”韦琴介绍说,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早产儿、化疗后的病人,打营养针时,还需要进行难度更高的打针技术,在病人的深静脉处给药。
“零的突破”到科研申报热 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会在卫生系统里评选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和广西科技进步奖。“过去,这些奖项鲜有护理专业的项目,但如今,护理专业的获奖项目越来越多。”在韦琴的印象中,护理专业科研也在发生着不小的改变。
在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出现之前,广西卫生行业的奖项是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2000年,我们医院的一篇护理专业的项目获奖,实现了广西护理专业获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部的工作人员回想起过去,欣喜之情还溢于言表,“2004年后,我们的护理专业项目又陆续获得4个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和一个广西科技进步奖。”
“2004年我来这里工作后,每年都有护理专业的项目申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在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里,工作人员小李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护理专业项目申请推广奖的一年比一年多,仅2010年,护理专业申报的就有24项,占了申报项目的23%,“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了”。(记者:伍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