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南报业新闻网报道,他走出了八公山,却又重返家乡;他硕士毕业后“跳出农门”,却又与“农”深深结缘;他放弃了上海白领的万元月薪,最终又将圆梦锁定在创业淮南小伙王磊磊的青春路,绝对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1984年出生的他,天天蹲在八公山区山王镇南塘的一个山坡上,与一大群七彩山鸡相依为伴。两年来,他先后饲养了10批2万只山鸡,最多的一批达5000只。
樱桃花绽放,春来了!王磊磊的南塘梦,洋溢着七彩般的美丽:知识,开启创业之路。
抉择:“回家创业我想追求自己的梦想”
高中,王磊磊上的是淮南四中;本科,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硕士,迈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磊磊心里有本账,一直靠种菜养家的爸妈,省吃俭用,挤出了一二十万元供他上大学。
硕士胚胎工程专业毕业后,导师推荐他到上海一家著名外企供职,公司包吃住月薪万元。王磊磊穿着白大褂,在浦东实验室研究饲料配方。同一个小组里,共有2名博士,6名硕士。
按照上海人才引进计划,再根据他所毕业的院校,据说王磊磊有可能在三五年内优先获得上海户口。
2011年1月,劳动合同即将签订之际。王磊磊获悉履行合同的第一个月能拿到15000元,仍做出了一个重要抉择:离沪回乡创业。
“我想回家创业,追求自己的梦想。”王磊磊趁老板不在办公室时,悄悄塞进一封辞职信。他深知老板重用人才,连自己的住房都是老板找的。
七彩山鸡是王磊磊上本科时了解的一个科技成果,为此他早早地系统学习其养殖技术。创业前,他甚至跑了全国许多地方,实地走访十几家养殖基地取经。回忆此举时,胸中有数的磊磊感慨而言:多亏了这样缜密的前期调查,头批山鸡的市场销路一下子就搞定了。
笑呵呵的王磊磊,一再说他很乐观,起步前没想到有那么多坎儿。直到今天,他还掏实话告诉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你想创业,别把困难想了十个八个,想多了你趁早别干!”
磨砺:“最难的日子,我也流过泪”
创业第一关,王磊磊回家碰了壁。爸爸妈妈极力反对他辞职养山鸡,一分钱投入也不给。两代人的关系,因此非常僵。
一向独立的王磊磊,将邻村废弃的南塘小学破旧校舍租下来,进了首批七彩山鸡。创业启动资金,是他在上海打工时积攒的4万元。荒芜的山坡顶上,他独自一人吃住在养鸡场。
房子破烂不堪,外边下大雨,屋里漏小雨,地上放了七八个盆接雨水。仅仅修房子,就花了3万元。
没水没电,山路难行。磊磊天天走到很远的坡下,一趟趟挑水。从小到大没干过农活的他,挑着盛满水的一对大桶上坡,到场点后桶里洒得只剩下一半水了。
挑水、喂鸡、喂药、打扫卫生……不到半年,他整整瘦了10公斤,人也晒得乌黑。
没钱买饲料,山鸡瘦得太可怜。什么骨粉、鱼粉,全免了,只能用麸皮掺菜叶。那时人一靠近棚边,饿急的山鸡一窝蜂全飞过来了。
四处借钱,王磊磊求的最多的是同学,前后借钱达4万元。
才出蛋壳的山鸡,满地里又跑又钻;15天后,它们四处乱飞,一不留神就会破网而出,飞到山林里变成地道的野鸡;黄鼠狼、山猫常会袭击山鸡;密度高了,小鸡会互相踩踏死亡……
2011年11月,600多只山鸡接连病死。“最难的日子,我也流过泪。”这样的挫折,是刻骨铭心的一堂课。
苦熬了半年时间,最心疼他的姥姥赶到了养鸡场,帮着他烧饭、料理杂活。“我看我外孙可怜啊!”77岁的姥姥和外孙一样坚强,她告诉记者:上个月那场雪,山上的雪很大,外孙忙着清除棚上的积雪,“一夜未睡,湿了三套衣服”。
艰辛打拼两年,磊磊没买过新鞋、新衣服,都是穿朋友送的。
闯关:“创业开头时我天天都看专业书”
养鸡场初办时没拉上电,看不成电视。闲着无事时,王磊磊一有空就给自个儿“充电”。他解释说,“创业开头时,我天天都看大学的养殖专业书,看了好几个月”。
还是举前边的例子,600多只山鸡骤然死亡,这样的打击太大了。王磊磊立即对死鸡进行解剖,并将照片传给母校的老师。根据老师的分析,这是大肠杆菌等多种疾病混合感染引起的。王磊磊通过将山鸡分组服药对比性试验,最终确定了两种药,保住了所剩的400只山鸡。
一步步克难,自信的王磊磊有底气本科学的动物科学专业知识,今天大有用场。对照组、饲料配方、基因筛选、疾病防控……一一转化为撬动小小创业园发展的杠杆。
凭借知识闯关,增添了更多的科学、严谨:约10亩山场,分为9个网棚,保持了一定饲养密度;挑选种蛋特别严格;掌握了孵化技术,成活率达95%,最高达97%……
励志奋斗,初战告捷。2011年中秋节前夕,仅仅一个订单就赚了三四万元。他笑着说:“数着一沓一沓现金,想想真开心!”
也就是那段时间,爸妈到养鸡场看他来了。从那时起,家里一共给他资助了10多万元。一个勇于奋斗的“80后”,最终得到了厚爱。
创业之路,洒下了阳光。八公山区农林水利局给他申报了淮南市致富带头人。山王镇正准备修一条通往山坡的道路,让出行养鸡场更便捷。
春到南塘,柳条吐绿。近日来,王磊磊正在全力创办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已加盟了6户,分别来自潘集、大通、八公山三个区。
七彩山鸡,开启了一个致富梦。3月上旬,王磊磊对记者流露了更强烈的信心:“中央一号文,提出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我对这样的政策特别关注。今年我要把合作社办好,让饲养山鸡的农民富起来!”
这位80后硕士生的创业梦,才刚刚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