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河马动画CEO
美国MBA招生要求高
主持人:您大学毕业后,是先有了工作经验还是直接去读MBA的?美国的MBA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
徐克:当年我从人大金融系本科毕业后,直接去美国读了MBA。人大金融系是高科,继续向上学习就是两个选择,要么读博士走学术路线,另一个就是读工商企业管理,走MBA的路。说真话,国内有些体制内的教育方式确实有一定的缺陷,国内学生已经耽误了一些宝贵的时间,那时美国MBA招生的要求又很高的。虽然美国的MBA鼓励有工作经验的人报考,但如果我先参加工作,实际经验是有了,但可能会错失更多,最典型的就是外语水平很可能大幅下降。
MBA虽然是硕士,但实际上介乎硕士与博士之间。一般的硕士要修满33个学分,而MBA在60分到64分之间,可见对MBA的要求有多高。而博士是90个学分,还是包括了硕士阶段的学分。
导师都是厉害人物
主持人:在美国的MBA学习过程中,您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事,例如某一种教学方式,与国内特别不同,或是您特别认同的?
徐克:太多不同了,当然这没有贬低国内的意思。
我是1990年左右到美国读MBA的,当时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上课时的案例分析、财务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甚至消费心理学都要学,像统计学、会计学这样的基础技能更是教得很扎实。不管学会计还是学金融,你的导师、教授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在美国的高校里,这些教授不只是学术型的,他们在商业上也往往都有自己成功的事业,比如有的拥有会计师事务所,有的拥有投行牌照和从业经历,所以能很快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行业,完全是实战型的。
国内的MBA从无到有,也是一个引进的过程,但究竟教授MBA课程的老师本身是不是具备了MBA的素质,有没有相关行业的实际经验。如果没有,那更多的只是在膜拜别人的成功,学生来学习的实际效果就很差。
除了导师,他们对基础技能的训练也很到位。现在,我也遇到过不少挂着MBA头衔的应聘者,面试的时候问到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案例,一问三不知,让他做报表也说不会,就连打字都很慢,英语交流也不行。这怎么行呢,研究生也至少要英语六级,作为MBA要求就应该更高了。一个合格的MBA,对素质的要求是很全面的,比如用英语沟通、分析甚至即兴演讲。
国内校友会文化还不成熟
主持人:美国的MBA学生大多是什么状态?MBA是否也是一个拓展人脉的社交平台?
徐克:在美国,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再来学习的。真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管理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然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实践应用。像我这样来自亚洲的学生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就觉得自己纯粹就是个学生,而人家真的是来升级的,对职业生涯有很清晰的规划。不过,在我毕业后已经开始有一批拥有工作经验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学MBA了。
对于交友这件事,我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但我发现这个环境还真的挺一般的。国外的很多名校,他们的校友会文化很深厚,认知度很高,国内大部分的学校还做不到。比如哈佛,他们的校友会还有自己的投资基金,校友会所有成员共同遵循一个行为准则,他们有一致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这种归属感、团结力。而国内大部分的校友会,我感觉,基本上还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私人交流为主。
还是国际名校质量有保证
主持人:对有些人想通过MBA镀金的想法,您怎么看?在那么多招收MBA的学校中,又该如何选择?
徐克:我非常不鼓励为了镀金去读MBA的,镀的金很快会褪色,比如之前有些名人的“学历门”。学历镀金是短暂的,而工作是个长期的过程,靠忽悠也顶多撑个一两年。一些国外的“骗子学校”,跑到国内来招收了很多学生,收了这么多钱发个证书,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只会让MBA和EMBA的口碑急剧下降。
想学真本领,我建议还是先挑选国际名校,选择国际名校与国内高校合办的也可以。读不读MBA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选择MBA中的哪个专业,把它深入研究下去。在美国读MBA,第二学期就需要确定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方向,那些不要求写毕业论文的学校,约等于“骗子”。
一个MBA学生,应该把自己放在博士的位置上来要求自己,选导师就很重要。我不建议挑学术派的,导师本身就应该有MBA的能力,最好是有国际学习背景或大公司管理经验的,自己创业成功的也可以。否则,还不如直接去听听那些没有学位但创业成功者的真知灼见,远远胜过听人纸上谈兵。
最后,我建议那些有追求的学生,MBA的所有东西包括论文,一定要用英语去写作,你都不能和世界沟通,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MBA。你看,就连招生广告都说,招收MBA,而不是招收工商管理硕士。(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