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师大MBA项目急速成长的原因和秘密

来源:未知 作者:frc 时间:2009-04-16 04:21:35
  •     核心提示:
进入4月,各高校都相继进入研究生入学复试环节。MBA考生们面临着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的境遇。北京各高校都陆续公布了MBA进入复试的分数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理所当然地位居北京高校的三甲。 
 

  而令人称奇的是,刚刚进入到MBA第二个招生年度、通常被市场视为“二流”水准的北京师范大学MBA项目,凭借自主划线的先发优势竟然定出了第一志愿考生160分的较高分数线,而对调剂考生则定出了180分的高分数线。在北京地区MBA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招生策略?如此策略是否有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为本报记者分析了其中原委。

  起步虽晚,起点可不低

  就目前北京地区MBA招生的常规情况看,一流MBA项目受到追捧,以清华、北大为代表;二流MBA项目受到青睐,以北师大MBA等为代表,办学规模和质量稳步上升;三流MBA项目受到挑战,还需要通过努力解决生源问题。北师大MBA项目只有一年半的历史,在前几次招生过程中也还没有达到通过第一志愿完成录取的目标,但北师大的MBA项目是从更高的起点开始起步的。

  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MBA项目招生培养资格一直没有对师范院校开放。2007年,北师大成为师范院校中第一批获得MBA招生资格的院校。招生初期,由于举办时间很短,很多考生对北师大还不了解,加之对师范院校的传统认识,试办MBA面临诸多挑战。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师大也没有放松对生源的要求,因为北师大MBA项目招生层次必须与北师大学校品牌相吻合。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北师大从今年开始更加坚定了与其品牌相对称的分数线。当然,为了更好打造北师大MBA品牌,学校方面也逐步加强了品牌建设和招生推广力度,第一志愿考生数量迅速增加,第一志愿录取比例大幅度提高。

  分数高,招生业绩却很好

  根据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统计,在全国第七批31所MBA培养院校中,2008年春季MBA和秋季MBA招生总共超过100人的,只有6所学校;招生人数多于60人的,也只有16家。而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MBA春秋两季招生总共219人,名列第一,在同期开始起步招生的MBA培养院校中排名第一,初步实现办学规模化,北师大MBA取得初步成果。

  今年北京市约有1.27万人参加MBA秋季联考,总招生人数为2977人。从目前报考考生分数上线的情况来看,北师大MBA项目能够取得更好的招生业绩,生源质量更优,招生再创新高。

  四点特色, 凝炼“北师大版”MBA精华

  去年,是MBA教育发展的一百年,在中国也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27所院校具有了MBA的招生资格。社会大众一度质疑MBA教育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出“商界精英”,其报考也曾经历过冷热交替的过程。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北师大的MBA如何才能立足,如何谋求发展?这是摆在北师大经管学院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最终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北师大的MBA项目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MBA项目,注定不能在长期竞争下获得发展;富有特色的北师大MBA项目,才能够永葆青春。在这样的一种思路下,北师大确定了自己的MBA项目“配方”。

  首先,确立了北师大MBA项目的精准定位,概括地说就是“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这种定位是和北师大的历史发展紧密结合的,是在对国内MBA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制定出的一种差异化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都是MBA教育项目的强校与名校。北师大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些领域拥有很多学界翘楚。根据2007年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公布的评估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北师大现有1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十名,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位居全国第一,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处于全国前五位。这些丰富的专业学科以及专业资源的历史积淀,也正是北师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师大MBA的定位。

  第二,充分发掘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的深厚底蕴,追求学员专业技能、商业文明和人文精神之间的统一和协调,形成北师大MBA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对MBA项目进行论证的过程中,确定“商学院不能是商业学院”,MBA教育既要弘扬商业文明和商业精神,更需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家道德感以及MBA教育的神圣感。当时在工商管理培训市场已经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孙子兵法》、《论语》的学习热潮,北师大MBA正是顺应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确立了追求商业文明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和谐办学方向。

  在一年半的MBA教学过程中,北师大MBA的学生们确实受到了这样一种人文精神氛围的浸染与熏陶。他们发现,学院除了选择精良师资来教授核心的MBA课程外,还聘请了相当一批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师资资源,开设了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教育、心理等方面的讲座;既有来自海外的知名管理学家和企业家来到MBA的课堂,分享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智慧,又有国内知名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介绍国内的管理实践,让学员熟知中国国情,学以致用。

  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资源的整合上,更体现在老师和学员日常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小班授课,学生有了更多地与老师沟通互动的机会。课堂上欢声笑语,老师与学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融洽关系。可以说北师大的MBA项目是根植于北师大肥沃的人文精神的“土壤”中发芽开花的。

  第三,创设全国第一个MBA管理咨询专业方向,独具匠心的国际合作,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北师大找到了在国内发展MBA教育的“蓝海”。

  MBA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了细分市场需求、细分专业的方向。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职业优于行业,行业优于专业”,北师大结合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开发了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首先开办的特色专业是管理咨询方向,招收有丰富管理实战经验的学生,为之提供专业的咨询方法与工具,为市场输送专业的管理咨询顾问;北师大又着眼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还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管理、高校运营管理等方向。“站在未来看现在”,正是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和独到的眼光,将使北师大MBA教育“后发”的不足彻底转换成为“先发”的优势。

  中国的MBA教育从西方引入,但成长和发展于国内的改革开放市场环境中。各个MBA院校都在发展过程中构建着自己的国际化特色。北师大除了加强与国际名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外,更是瞄准了在华外国人的教育市场。北师大留学生数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从北师大毕业的人数达到2万人,其中有30%左右留在了中国继续发展。这些人的知识更新和回炉再造的需求,也是MBA教育市场的增长空间,在这样的人群中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不能不说是独具匠心、独辟蹊径。

  最后,要提及的是北师大MBA服务的理念和文化。

  “对MBA服务架子要低一点,主动服务要周到一些,服务环节要简化一些”,这是MBA教育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标准。在北师大人看来,无论MBA教育怎么走向大众化,但相对来讲还是属于高端教育,打造的是“奢侈品”。大多数MBA考生对学校的期望值比较高,如果学校现有的工作模式、服务观念能与之对应,就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这一点,在北师大招生咨询中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无论是电话咨询还是亲身前往,无论是在报名咨询阶段,还是在调剂阶段,凡是到北师大MBA教育中心咨询的学员,都能得到工作人员快速的回应和热情细致的解答,让人感觉亲切、舒服,很多考生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最终选择迈进北师大的校门学习深造。

  厚积薄发,三思而后动。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看来,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专业特色、国际化和服务理念,凝练成了 “北师大版”的MBA项目精华。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