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l)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新的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分子比重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第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人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十六大:“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的意义:
第一,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
第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经济文化落后;汉族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科学文化比较发达。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推动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三,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研究生招生网www.chinayjs.com.cn